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高元恩:“新常态”下农机工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4-12-11   来源:农机360网原创首发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空间巨大

  第二方面,“新机遇”。总的来说,由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新需求,这就是“新机遇”。高元恩分析道,“新机遇”主要来自于四个调整:

  第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新的经济体制的建设、规模化生产的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一系列经济结构的改变带了机遇。市场需要高效、智能、节能、环保高端的农机产品。

  第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安全肯定是首要问题。今年,我国的粮食的产量已经超过了6亿吨。虽然粮食丰产,但是粮食的进口量逐年增加,去年粮食进口量达7600万吨,今年可能要达到8000万吨,压力非常大。但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林牧副业也要全面发展。除了粮食,肉蛋奶等肉食业也是保障粮食安全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还需要林果业、畜牧业、渔业、畜牧产品加工机械等装备。

  第三,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随着“四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还将不断涌向城市,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老龄化日益明显。农机全面替代人力,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将成为一个现实。因此,市场需要适合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农机装备。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农业全程机械化任重道远。

  第四,农机市场的调整。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农机市场的有些产品已经饱和,比如小麦机、中小马力拖拉机。这种变化就意味着将来的市场发展由新增市场变成了更新市场。更新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需要升级的、新一代的农机产品。

  高元恩总结表示,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调整,产生了新市场、新要求,需要更多高端的、先进的、智能的、高效的、节能环保的装备。从这个层面上看,未来我国农机行业还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有庞大的市场做基础,如果新的市场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我国的农机行业肯定还会在过去10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虽然前景看好,高元恩还是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市场是不是我们的?对此,高元恩表示,当前,国外几大农机巨头都到中国建厂,而且投资额都是非常巨大,瞄准了这个“黄金市场”,意在占据中国的高端农机市场。事实上,200马力以上拖拉机,200-300马力以上的玉米直收联合收割机,200马力以上的青饲料收割机已经全部被国外品牌占领。高元恩还透露,2014年仅300马力以上的、每台售价在200-300万以上的国外青饲机,销量就达到几百台。所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挑战,高元恩主要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产品创新能力不够。很多核心的技术、核心关键件的技术没有掌握。比如说,液压驱动,虽然国内农机生产厂家已经着手研发,做了很多发动机、液压件,但是与国外的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再比如说,欧洲和日本发动机的排放都已经达到了IV阶段,而国内的发动机如果达到IV阶段价格将翻一番。高元恩指出,怎么样在国内把先进技术消化下来,这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第二,注重装备的更新,而对制造工艺的研究欠缺。高元恩解释道,有些欧洲的生产厂家装备水平与国内相近,产品质量却更胜一筹。比如说,做动力换挡的变速箱,对齿轮的精度最低要求是七级,国内的拖拉机的传动箱最高是九级,与国外的设备水平差距很小,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差异,给生产动力换挡产品带来了困难。因此高元恩认为,削弱了制造工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问题。

  产品工艺水平不过关,造成了我国农机产品的用户体验较差。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二是服务。高元恩结合实例称,在南亚、东南亚市场,水稻联合收割机,久保田的纵轴流水稻联合收割机在当地售价为3万-4万美金。而国内最好的产品仅售2万多美金,差一点的只有1万多美金。第二,服务不及时。与国内市场购机方式不同,在东南亚、南亚买农机只需支付10%-15%的货款,其他部分是通过经销商或银行贷款,一般是2年还清。如果机器使用出现问题,很可能半年或者一年就退机。

  第三,管理问题。早在80年代,国外就推行精细管理。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位于意大利的纽荷兰拖拉机厂,每一个工位都有监视器,应该做什么,做了什么以及作业要求都能一目了然。所以,整个生产的过程都有记录,有据可查。正是因为把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好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当前强调工业化、信息化的“两化”融合,从产品的工艺上、信息化上实现突破。

  第四,行业结构。经历了“黄金十年”,国内农机行业形成了“小、散、乱”的局面,行业发展混乱。以拖拉机生产厂家为例,我国有200多家。这样的行业结构,必然导致技术引进困难,甚至引发恶性竞争。今年市场形势低迷,企业纷纷打起了价格战,也是导致利润率低的重要原因。高元恩表示,在新的市场格局下,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国外。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704-1.html

标签:农机 挑战 机遇 工业

上一篇:博鳌论道,方言副司长:转变观念,促进农机科技创新 ——“十三五” 农业机械化发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下一篇:王桂民:新常态下要有更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