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陈锡文:农民卖房就能进城那是上了大当
2015-03-13   来源:新京报   

  谈“土地流转”

  确权登记后农民敢于规模经营

  新京报:有一些地方土地流转,经营情况并不是很好,为何会出现这种问题?

  陈锡文:到去年六月底,我国土地流转的总面积是三亿八千万亩,大概占整个农民承包土地的28.8%。个别地方看起来差,但是总体来讲是平稳的。另一方面,这些年粮食产量一直是稳定增长的,农民收入一直是稳定增长,所以大的趋势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如今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这是一个用意物权,给农民确权后,农民敢于流转,也敢于规模经营了。

  新京报:很多地方引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你觉得前景如何?

  陈锡文:有些地方把公司企业请进来,有的是成功的,但更多的我觉得是不成功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就说一定不行,比如说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村民委员会就搞不起来,投资要几个亿,工商企业就能搞得起来。但一个企业租上千亩甚至上万亩地去种,这个需要慎重考虑。

  新京报:现在国家提倡发展规模化种植,为何公司化种植就不行?

  陈锡文:我国有一亿七千万农民到外乡镇去了,占农村劳动力30%多,上面讲土地流转将近30%,所以现在不出问题。但是土地流转规模大了,若把一半以上土地都集中起来,那剩下的农村劳动力干吗去呢?

  国家提倡搞规模经营,但也是顺势而为,规模经营本质不是地,本质是人,人到别的地方,有更好的工作和收入,你拖都拖不住。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和收入,他凭什么离开土地?这件事我觉得要从实际出发。

  新京报: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支持公司资本进入农业生产?

  陈锡文:政府过度的干预就会出坏事。有很多地方说集中一百亩地,每亩就补贴多少钱。有的企业就是冲着补贴去的,有的甚至想得更好,先圈地再说,将来有机会搞非农建设更赚钱,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首先是为挣钱去的。

  但我敢说,真正搞农业出来的人,他知道种地这件事不是靠雇工能解决的。因为这些雇工可能偷懒、不干活儿。农业种植与工业不一样,没有标准化的流水线。种植一年,到最后可能发现是被糊弄了一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580-1.html

标签:农机 农民

上一篇:李建国和他的生态有机葡萄合作社
下一篇:姜卫东代表为何盯上“城市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