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科学致富当模范 年过花甲不服老
2015-03-25   来源:农机360网   

  前段时间,反映中国当代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精神世界60年发展演变历程的农民史诗大剧《老农民》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不管是剧中“接地气”的人物造型还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笔者也要给大家带来一个“老农民”的故事。

  夏根固,1952年生于湖南,一辈子都躬耕于田垄,2010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同年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植先进个人”;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模范育秧先进个人”;2012年当选为沅江市人大代表。在这里,笔者要着重介绍夏根固的另一个身份--沅江市根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沅江市根固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成立,2012年即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4年在第五届“精耕杯”评选中获得“全国三十佳优秀示范农机合作社”称号。多年来,合作社一直致力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另一方面是源于理事长夏根固对水稻的“情有独钟”。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土地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拥有了土地的“自主权”,种什么,怎么种,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大大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全国各地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粮食增收增产的奇迹。从那时起,夏根固就开始琢磨从这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上搞“创收”,先后种植了西瓜、南瓜等作物,但是经济效益都不够理想。

  最终,夏根固把目光转移到水稻上,首先,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人都离不开。另外,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大,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有利润空间。1983年,夏根固进入南湾湖农场从事水稻种植,并承包50多亩地种植水稻,第二年,承包面积扩大到300多亩。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人力负担越来越重。夏根固说:“以前我们用人拉犁,用人插田,用人搞收割,劳动量非常大。”带着对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期待,夏根固成立了根固农机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农业机械化播种、育插、收割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科学治社效益好

  虽然夏根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他始终坚持“科学治社”。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合作社的新模式,特别注重农机新技术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在管理方面,合作社以提升经济效益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抓组织,扩大作业面积。合作社始终坚持以农民成员为主体,以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为宗旨,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成员地位平等以及盈余主要按作业量比例返还等原则,采取社员带机入股、产权归本人所有、统一调度机具、统一订单作业、统一收费、统一核算、按机分红等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

  为保证社员利益,合作社实行订单式作业。那么,根固合作社为什么能获得这些订单呢?夏根固说:“很简单,因为合作社有规模效益,我们的成本低,每亩地的作业价格也比别人低将近30块钱。人家一亩地收90块钱,我们一亩地一般在65块钱左右,老百姓当然选我们。”

  根固合作社以专业、高效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据统计,合作社每年为周边乡镇2000多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且作业订单连年增加。2010年作业服务面积为9844亩,2011年发展到38000亩,2012年-2013年达6万余亩,2014年多达8万余亩。

  二是抓装备,提升服务水平。合作社成立时入社资金折合人民币950多万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夏根固深深体会到只有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武装农民,才可以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才能够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发家致富。为此,2012年-2014年三年时间里,合作社又投资500多万元新添置了育秧硬盘、高速插秧机等农机具,作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抓管理,释放最大效益。合作社实行理事长负责制、社员议事制、会员监事制,并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发展规划、生产管理制度、机械使用管理制度、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有效保证了管理上的井然有序和生产上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充分发挥了降低劳动强度、集约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收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说到这,根固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制度就不得不提。从合作社创办至今,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8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300多户。夏根固始终坚持“按户分红,多劳多得”的原则,而且不搞特殊化,不管是理事长还是社员,都按照一样的标准进行分配。这一制度大大激发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合作社成立第一年人均分红3万元,2014年人均分红5.8万元,预计2015年人均分红将达到7万元。

  除了提供社会化服务,合作社还流转了22000多亩土地承包经营,年产稻谷14000多吨,纯利达1050多万。据了解,因为根固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共有500多位农民从农田中解放了出来并分散就业于龙虾养殖、西瓜、棉花种植和外出务工等行业,年创纯收入达2670万元。

  科学种田成本低

  合作社要实现长远发展,仅仅靠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自然不够,还要有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高合作社的竞争优势。在夏根固看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种田才能获得高收益。他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和专家意见,总结出了两点:要想实现粮食高产稳产,一是要选用优良品种,二是要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夏根固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育秧方法,得到了湖南省农业厅及各级农业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因此命名为“根固育秧法”。

  据介绍,该育秧法使用环保型“麻地膜”作底质纤维,发挥了麻地膜环保、透气、吸湿、可降解、无污染、增肥等特点,解决了软硬盘育秧出苗不齐、易散、烂秧、根系不发达、不盘根等机插育秧技术难题,便于取秧和运输,有利于提高禾苗抗性,能提前2-3天起秧、节省秧苗。通过根固农机专业合作社三年的实践和湖南省农机局组织专家多次反复对比试验,“根固育秧法”增产效果明显,且节省成本(每亩可节省约130元左右),目前已经在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推广。

  花甲之年当“老板”

  合作社流转土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合作社的粮食越来越多,仅靠卖粮的微薄利润不能满足合作社的发展需求。2011年,夏根固成立了湖南根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农业种植、收获、储运、深加工、出口等业务,公司拥有厂房3栋、育秧大棚1栋、烘干设备及厂房2栋,具备日产120吨大米的生产能力。那一年,夏根固成了董事长;那一年,夏根固已经59岁。虽然担任了公司的董事长,但是夏根固在各种公开场合都强调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公司成立后与合作社同生共赢,各自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夏根固的带领下,合作社现有各类农业机械及育秧设施300多台/套,各类生产资料原值达1400多万元。其中各类插秧机38台(高速32台);大中型拖拉机28台;联合收割机21台;烘干机4组;机插秧育秧大棚42个,小棚88个,其中育秧工厂1栋;全自动育秧播种流水作业线30台套;灌溉水泵机组12组;农田基本改造机械4台;其他农具100多台套。

  2014年,在天气干旱、粮价下跌的市场背景下,为加强农机管理,合作社又投资8万余元盖起了农机大棚,投资10余万元改善了办公场地。此举不但大大增强了社员的信心也吸引了众多村民申请入社,当年入社资金达160多万元,为合作社充实了力量,增加了后劲。

  虽然年过花甲,夏根固仍旧没有颐养天年的打算。他说:“目前公司和合作社还是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下去,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557-1.html

标签:农机 不服 年过花甲 模范 致富 科学

上一篇:刘恒新出任农业部农机推广(监理)总站站长
下一篇:李克强总理记者会释放十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