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王清军:一个农民的秸秆还田实践
2015-05-13   来源:阜阳日报   

王清军:一个农民的秸秆还田实践.jpg

资料图

  5月12日,记者来到颍东区农民王清军位于插花镇朱楼村王大庄自然村的麦田,正处于灌浆期的小麦叶色葱绿。“叶色葱绿表明小麦功能叶衰老延长,仍在持续产生叶绿素,这对小麦灌浆有积极作用,是促进小麦增产的关键。”王清军介绍说,去年午季他家小麦亩均产量1220斤,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小麦丰产丰收的奥秘就是长期实行了秸秆还田技术。

  说起秸秆还田,48岁的王清军兴致很高。“以前在农村秸秆是个宝,家家户户用来烧锅、养牲口,都不够用。后来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养殖户越来越少,做饭也不用地锅了,如何处理秸秆就成了一个大难题。”王清军说,“一开始,我也顺大溜烧秸秆,但焚烧秸秆弊大于利,燃烧在土壤表皮产生高温,破坏了可耕层、烧死了微生物,使土壤抗旱性减弱,容易滋生杂草,而且污染环境,我们压根不想那么做。”

  2008年起,国家开始提倡保护生态环境、禁烧秸秆,这激发了王清军研究秸秆出路的兴趣。当年的一次偶然发现,使王清军找到了利用秸秆的突破口。“午收后,我家靠地边的部分田地秸秆没烧干净,但种下的大豆长势却很好,即便遇到连续干旱叶子也不耷拉。”王清军告诉记者,他掀开覆盖在地表的秸秆,看到下边土壤湿润,墒情较好。“这就好像夏天人站在树下比较凉快是一个理儿,第二年夏种时我就将秸秆通过旋耕方式进行还田。”

  “土地旋耕一亩要增加40元成本,许多人都说我傻。但我家的大豆长得确实好,收获时亩产量比没有实行秸秆还田的多出约50斤,收益多了100多元。”王清军说,经过几季试验成功,他更加肯定了秸秆还田的好处。见到效益后,附近村民纷纷上门学习秸秆还田技术,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如今,朱楼村已基本全部实现秸秆还田。

  由于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种植效益逐年增加,王清军在村里流转了200亩地发展规模种植,又成立了插花镇丰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很快,他又发现了新问题——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机械下地作业时,由于车身重、轮子宽,所轧之处土地容易板结,不利于作物生长。“在农机专家的指导下,我和农机生产商一起研究,对原有秸秆粉碎机、播种机进行改造,优化了操作程序,减少大型机械进田次数,实现了农作物收获、秸秆粉碎、碎秸秆抛撒一次完成。”王清军表示,今年午季,由他参与改造生产的农机将在颍东区推广,对提高秸秆还田率有积极意义。

  历经多年实践和摸索,王清军俨然成为一名秸秆还田技术专家。他说,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减少化肥投入量、增加作物产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他很乐意无偿把掌握的技术和经验传递给其他人,让更多农民从秸秆还田中收获益处。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510-1.html

标签:农机 实践 秸秆 农民 一个 清军

上一篇:余欣荣:毫不放松抓好防灾减灾 努力实现稳粮增收目标
下一篇:韩长赋: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国内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