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王世秀的“农机大时代”
2016-01-11   来源:农机360网原创首发   

  图纸一到手,王世秀便亲自跑外协厂协作零部件,一个月的功夫就造出了10台变速箱。一大早他就兴奋地把产品送到客户公司。“这是谁的箱子?”那天下午,对方总工刚从外面回来,一眼就看到了门口的变速箱。足足等了一天的王世秀赶忙说是自己的。“这箱子很不错啊!一看就是内行!”总工抑制不住的赞赏,赶忙让司机装车、试跑。“没声!”听了司机的汇报,总工不信,叫来一个副厂长一起坐上车去听,怎么可能没声!那边不断的实验,王世秀在一旁心里乐开了花,兴奋地在后面跟着车跑,“我是按照汽车变速箱的标准生产的,怎么可能听见声呢!” 随后双方开始合作。1997年新疆收割机厂创造了年产量超过1万台的历史记录,作为配套厂家,勇猛机械不长时间就达到了年产变速箱一万台,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

  上世纪末,山东一家企业听说勇猛的变速箱做得好,问王世秀是否可以帮忙生产玉米机的配件。创业期的王世秀听说有新业务,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只要有图纸我就能做。”这企业提供的是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割台箱、粉碎机和剥皮机等图纸,几乎囊括了玉米机上所有主要功能部件。王世秀培养出来的七八十名员工,全都是干变速箱出身,对机械有着天然的爱好。“你这边出部件,我出总成,你也可以生产玉米机啊。”对方提出了与勇猛合作生产整机的想法。于是,王世秀立刻投入了大量资金布局整机生产线,只等和对方签协议。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对方却杳无音讯。

  没办法,开弓没有回头箭。经反复考虑,王世秀决定自己干。2000年11月,针对东北市场的第一台勇猛牌4YZ-3型自走式新型玉米收割机终于正式下线,在1000亩玉米收获试验中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实际上,1999年勇猛初上玉米机,公司领导层包括自己的儿子、现在的勇猛机械总经理王勇都反对。那时,勇猛正如日月中天的为新疆-2小麦收获机新联厂独家供应变速箱。年产销量达到一万多台。上玉米机是一条看不清未来的迷途甚至凶途,而坚持干好当前的变速箱,每年收获两三百万元的利润,日子非常舒服。此后较长的几年,都印证了反对派们的看法,不但不挣钱,而且把变速箱挣的钱都贴进了玉米机还不够。

  在互联网行业一直有个说法:如果一家公司没有做好,第一责任人肯定是创始人。其实,在农机行业同样如是――只有创始人仍在公司、仍然掌握权力。在一个变化如此迅速的时代,如果公司的创始人不能够适应变化,公司势必会陷入下沉的泥潭甚至倾覆的危险。前些年,玉米机行业的天津富康和山东向农,未注意到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刺激迅速改变消费趋势,仍然死守背负式收割机,结果这两家企业都已经淹没于市场的大潮中。令人庆幸的,勇猛机械却站在了玉米收获机爆发的风口,导致了十年后勇猛机械的起飞并成为大型玉米机领域中国市场的第一品牌,并且超过了此前的全球农机老大约翰迪尔在中国的玉米机事业。

  转眼间,王世秀的玉米机之旅已经行进了14年。历经峥嵘岁月,王世秀和勇猛机械也迎来了风流时刻。2013年底,勇猛机械以3000台的产销量登顶中国大型玉米机领域。

  技术原教旨

  勇猛的成功,得益于对技术的不懈追求。

  王世秀对技术有一种天生的癖好。近年来,很多新的企业进入玉米机领域,勇猛玉米机就是一部活教材。买来一两台勇猛,拆了卸,反复研究,成为国内诸多玉米机厂家一种普遍的逆向开发模式。但是,买回去者无论怎么拆,于重新组装,缺乏“撒手锏”的秘门武器,性能上比勇猛的总还差那么几分,只能继续扮演着追随着的角色。

  2015年全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上,素有“玉米收获专家”美誉的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携4款新产品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引领市场发展的新型、高效、智能型玉米机和青饲机产品,成为展会最受关注的产品“明星”。勇猛机械推出的3款玉米机新品,分别是勇猛4YZ-4H(SQ)智能超豪华型、4YZ-4Q型、4YZ-3R型玉米机。这些新产品是勇猛机械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升级,打造“专精特新”产品的代表。其中,勇猛4YZ-4H(SQ)智能超豪华型玉米机是高效、智能型玉米机的集大成者,成为勇猛机械展台的明星产品,备受青睐。该款智能操作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玉米机一经推出,立刻成为用户和同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青饲料收获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勇猛机械为满足市场需求,组织研发队伍,进行科技攻关,最终经过多轮试制,正式推出勇猛9QS-280型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在青饲料收获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品质和性能俱佳的勇猛玉米机在广大用户心中形成了“四好一公道”的良好口碑,即品质好、性能好、信誉好、服务好,价格公道。勇猛合作伙伴也对勇猛机械充满信心。

  从零部件生产到玉米机研发制造,从北京通州到天津宝坻,勇猛机械靠什么具备如此强的市场竞争力?勇猛机械在产品技术方面孜孜不倦的追求,诠释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关键是持续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持续扩大产品领先优势。

  王世秀从小就好学习,特别爱钻技术,至今不辍其风。很多关键的地方都是他亲自去解决的。去年一次玉米机无级变速响,有的响的很厉害,为什么会响,手下技术人员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没有最终解决。在关键的时候,王世秀亲自指挥仔细琢磨,结果在几个比较响的部件中,发现不起眼的零件有问题,很快找到了原因问题最终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在技术方面,王世秀可谓有一种先天的直觉。

  玉米机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有些地方不能改,稍微一改就出问题。2008年,公司曾吃了一个大亏,原来有个工程师自有一套理论,“玉米拉茎角度有很大关系,角度必须跟老玉米的屁股的接触面积大,下来之后就不至于把粒磕掉”。没想到他把图纸改了,大家都不知道,结果,头年非常好用的机器在次年却发生断茎杆而堵塞,什么原因却不知道。王世秀跟公司技术专家张工在北京就跟着车试,一边试一边改摘穗架,加长不行,缩短了也不行,改进了好多地方,都不见效。老二王猛在网上搜国外的资料,找了很多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摘穗板有很大关系,这句话提醒了老王,一看摘穗板角度改了。后来公司把摘穗板又改回到2007年的角度,改完之后立刻就好了。“你要不是亲自去弄,去改,又要了命了。所以玉米机有很多地方是不能改动的”。王老唏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395-1.html

标签:农机 时代

上一篇:农民培训“MBA” “青年农场主”起飞
下一篇:李树君:我国农机面临的新机遇和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