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千里看麦熟丰收又一年――写在2014年夏粮开镰之际
2014-06-0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王瑜)   

  5月29日中午两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在白花花的日光照耀下,圆鼓鼓的麦粒随着联合收获机的隆隆声倾泻而下,这让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大郭屯村农民郭喜林夫妇俩顾不得天热日晒,乐得合不拢嘴。“这几年收成都不错,但要数今年最好,一亩地比去年多打二三百斤。”郭喜林用拇指和中指捏起几颗麦粒掐了掐,“你看,这籽粒多饱满!”

  “籽粒饱满,主要是今年灌浆期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解释说。据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测产结果,5月24日10个小麦品种平均千粒重44.04克,比去年同期高1.12克。

  “千粒重每增加1克,小麦亩产量可增加20斤,如果是高产田增幅能达到30斤。”顶着38摄氏度的高温,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仍然在驻马店西平县二郎乡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进行实地调查。他向记者解释道:今年小麦开花提前1周左右而收获期并没有提前,这就意味着灌浆期延长了5~7天,非常有利于千粒重增加。

  整个5月,郭天财都在黄淮大地的田野上奔波,从湖北到江苏再到河南,3个省份跑下来,他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信心:“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小麦产量三要素,今年小麦‘八、十、三场雨’一场不落,小麦穗数足;开春早但温度回升快,穗子非常饱满;中后期温度适宜,雨水充足,有利于小麦灌浆。从现在来看,黄淮冬麦区丰收几无悬念。”

  黄淮冬麦区小麦种植面积接近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70%,总产超过全国小麦总产的75%,而小麦总产超过全国夏粮总产的95%,因此黄淮冬麦区的收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夏粮的丰歉,而黄淮冬麦区大面积开镰,也意味着全国夏收进入高潮。

  据农业部调度,今年全国将有1400多万台(套)农机具投入“三夏”生产,其中联合收割机达到55万台,冬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2%,夏玉米机播水平超过83%,机具投入总量和机械化水平都将超过去年。

  驻马店驿城区水屯镇田庄村机手陈更的联合收获机,就是这55万台之一。从事跨区作业已8年的他,驾驶着新购置的奇瑞谷王TB60从湖北仙桃一路北上,每天收割面积达到100多亩。“现在的联合收获机,吞吐量大,加大滚筒,走得快,收得也干净。”他告诉记者,刨除油费等开销,今年已经赚了1万多元,进入山东、河北,每亩作业价格能从45元增加到六七十元,算下来全年能挣六七万元。

  更让陈更舒心的是,现在到哪儿柴油都好加,每升价格稳定在7.1~7.3元。为了方便农机加油,中石化驻马店分公司派出100多个送油小分队,农机手用油,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每升柴油还比加油站便宜0.05元。“机械不用离开麦收现场,省路费省时间,农机手都喜欢。”送油小分队队长王登奎告诉记者,从5月27日起,他的作息时间表就进入了“三夏”模式,早上8点不到出门,晚上9点多钟回家,“一直要持续到‘三夏’结束”。

  对蹲点包片的农业干部和农技人员来说,“三夏”模式却并不是“三夏”的专利。从深松整地到播后镇压,从小麦拌种到“一喷三防”,为了夺取夏粮丰收攻坚战的胜利,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各级农业部门全力抓好指导服务。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年过半百的小麦专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观天气,查墒情,先后制定了10多个技术指导意见;数以万计的基层农技人员更是进村入户、蹲点包片,针对夏粮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因地因时因墒因苗推动防灾减灾技术落实到位。

  受早春气温偏高影响,今年江苏小麦生育期普遍提前,扬花期与雨季“碰头”,导致小麦穗期病虫偏重发生,加之小麦赤霉病菌源比常年偏高两成左右,赤霉病发生风险骤增。为了准确把握菌源消长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江苏省植保部门从3月下旬开始组织菌源调查和小麦生育期调查。“仅出动的菌源调查人次就比往年增加了1/4。”江苏省植物保护站副站长杨荣明告诉记者,为了增强技术指导的针对性,不少县市对小麦生育期的调查甚至细化到了不同播期、不同品种。

  “技术指导到位,对于夏粮产量提高的帮助非常明显。”山东省临邑县种粮大户魏德东感慨道。他流转的4000多亩耕地全部位于高产创建示范片内,每个示范片都有专门的技术负责人。“尽管今年气候干旱,降水少,病虫轻,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还是在5月10日和5月17日进行了两次‘一喷三防’,结果增粒重效果非常明显,一亩地增产二三十斤没问题。现在距离收获还有一周时间,遇上干热风也不怕。”魏德东说。

  俗话说:“麦熟一晌。”小麦灌浆后期遇到强干热风,千粒重可下降3克左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不容小觑。近期北方地区持续高温,会不会对夏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不大。”曾衍德向记者解释道,“干热风的形成条件有三条,即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风速超过每秒3米、湿度小于30%,现在只有第一个条件具备,因此气象干热风转化成农业干热风的可能性不大,加之小麦灌浆基本完成,产量已经形成,减产的可能性不大。”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40123-1.html

标签:农机 之际 开镰 夏粮

上一篇:山西小麦夏收将次第展开 千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下一篇:新疆自治区农机局检查验收国家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