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跨区作业落下“第一刀”
2014-05-28   来源:农村大众报(作者:戎宁 马磊)   


开镰喽!

  5月26日,连续两天的高温把河南省汝南县和孝镇的麦田烘得焦干。经过了一夜的休整,机手们早已忘却了一路上的疲惫,一个个期待着即将迎来的“第一刀”。

  和孝镇村庄的地并不多,一个村平均400亩地,两辆收割机完全够用。队长张春林联系到3个村庄的经纪人,把队伍分成三支小队各自作业。车主银温国和张诗杰一队,去的是和孝镇西南角的王高庄村,是最早下地收割的一队。

  上午10点,巨大的轰鸣声伴随着满天的碎麦秸秆,鄄城的这支跨区作业队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刀”。按着跨区作业的潜规则,第一天割的都是些散地。一块地还不到一亩,20多米就得转个弯,无形中降低了机手的工作效率,忙了三个多小时才割了8亩地。

  “这里都是些偏远的地,没人愿要,村里就一户分一点。如果不先收了这些,收割机走了,累得还是我们自己。”说起为什么先收散地,王高庄村村民李新运也很无奈。

  银温国车上的机手张诗芳是今年第一个下地的,每收完一块地,他都要把闸门打开,金黄的麦粒顺着通道宛如瀑布般流入村民备好的拖拉机车斗或塑料袋中。车主银温国在车旁跟着,收完一块地就赶紧跑过去,从车上拿下扫帚打扫机器。“夏天气温高,农机又一直高速运转,每趟都得清洁一下,要不很容易出问题。”银温国解释说。

  中午12点,另一车主张诗杰的收割机突然停了下来。大伙围过来帮着拆下机盖,原来是收割机链条松了,卡在机器里断了一截。断链条在收割机作业时很少遇到,车上就没带备用的。“干了十几年也没碰到过这种毛病,再到镇上买回配件,今天也干不了多少活了,一个小毛病耽误好多事。”车主张诗杰踹了一脚收割机,叹着气说。

  银温国车上的机手张春立过来看了一眼,拿起锤子在旁边敲打起来。没过多久,一个自制的链条扣出现在他手上。“老家伙有两下子啊,可帮了大忙。”拍着张春立的肩膀,张诗杰高兴地说到。装好链条,收割机又开始作业了。

  “今天的天气还算不错,温度还能接受,过两天估计就没这么好受了。”银温国说,挣的都是辛苦钱,明天要开始大面积作业,大家除了白天忙,晚上也准备加班了。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39545-1.html

标签:农机 第一 作业

上一篇:谋划“三夏”促增收
下一篇:安徽小麦大面积开镰丰收在望 13万“铁骑”进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