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新闻热点】只有15年了!MY GOD!太阳也会玩“罢工”!
2015-07-14   来源:新农资360网   

  台风的影响还没来得及结束,炎炎烈日已经迫不及待接盘了——13号起全国正式入伏,进入长达40天的漫长三伏,比去年10天,各大城市气温“涨声”四起,全国最高气温达40℃

  在你还没来得及吐槽的时候,又一个爆炸新闻,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2030年太阳“休眠”?

地球大降温?

进入“小冰河期”?


  据外媒报道,近年全球气温持续上升,但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太阳活动将于2030年剧减6成,使地球温度大幅下降,甚至进入另一次“小冰河期”。

  报道称,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日前在威尔士兰迪德诺召开国家天文会议,扎尔科夫教授在会上公布最新太阳活动研究模型。

  据悉,该新模型研究是通过记录太阳从1976年至2008年的活动。这个模型是由太阳内部的两组电磁波驱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位置随时间而改变,造成周期性变化。

  扎尔科夫表示,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步入第26周期,届时两组电磁波将在太阳两边同时达到顶峰,产生抵消效果,令太阳活动急剧减少6成,太阳表面的斑点也会消失。她指出新模型准确度高达97%,相信太阳活动低潮的“蒙德极小期”将会重演,地球温度也会回到17世纪的水平。

  报道指出,“蒙德极小期”曾发生在17至18世纪,为时约70年,当时也是地球明显偏冷的小冰河期,但学界对两者是否相关仍未有结论。小冰期引致北半球多处气温急降,英国泰晤士河冬季更会结冰,人们可徒步横过河面。

中国新闻网




小冰河期啥样


中国也曾出现过,当时福建广东都狂降暴雪


  在昨天的微博上,“太阳2030年或休眠”的热门话题引发广大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吐槽:“又有题材拍电影了! 叫‘2030冰河时期’”、“看来我必须要开始囤羽绒服、学溜旱冰和挖地窖了”、“那个时候是不是可以在大海上面滑冰了?”“那时候羽绒服估计要涨价了”……简直是各种脑洞大开。


  提到“小冰河期”,很多网友想起了动画片电影《冰河世纪》。电影描述的就是冰期时候,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状态。冰山、寒冷、不断消失的生物就是人们对于冰期的印象。除了大冰期,地球上还出现过“小冰期”。


  在1645年至1715年地球曾进入小冰河期,当时冬季英国大部分河流都冻结了,人们能穿着旱冰鞋横穿泰晤士河,开启了“滑冰模式”。


  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人叶梦珠撰写的《阅世编》、清朝中后期人陈其元撰写的《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南京专家怎么看


太阳预报准确率远赶不上天气预报


  “尽管人类科技进步很大,但对于太阳的预报还远远达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更不要提这种长期预报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告诉记者,他认为这只是科学家的“个人观点”。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冯伟民馆长则认为,现在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将和太阳这样的“自然因素”发生“冲击”,2030年出现“小冰期”的说法现在还无法定论。


A


“小冰河期”来不来,不能光看太阳的“脾气”


  太阳活动真的会减弱到这个地步吗?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王思潮研究员已经在网上看到了这则新闻。对于“2030年太阳或休眠”的观点,他并不认同。“我们常常抱怨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但比起太阳预报来说,已经算很好了。”王思潮笑着说。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天文学家对于太阳的了解比过去深入了很多。美国也有好几颗卫星,用以研究太阳。“即便如此,我们对太阳的认识还很少,太阳预报的准确率还是很低。”王思潮告诉记者,更何况2030年距离现在时间很长,这种长期预报的准确率更低。“今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虽然太阳的活动并没有预期那样强烈,但活动还是有一些的,就连极光都出现了好几次。”王思潮说,而且“小冰期”形成并不是只看太阳,还有大气环流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我认为太阳活动减少60%或者是休眠这样的说法只是科学家的‘个人观点’,还需要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共同‘会诊’,同时也需要更多证据。”


  记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显示,关于冰期形成的原因,学者们提出过种种解释,但至今没有得到令人感到满意的答案。归纳起来,主要有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天文学成因说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影响因素较多,有大气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质方面的。比如构造运动的影响等。


B


我们正处在“间冰期”,一万年前刚“解冻”


  其实地球在40多亿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多次显著降温变冷,形成冰期。特别是在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至二叠纪的冰期都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地质事件,通常称为大冰期。大冰期的时间尺度至少数百万年。“但是即使是大冰期时期,也会出现较温暖的时期,也就是间冰期。”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冯伟民馆长告诉记者。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第四纪,也就是距今260万年至今。第四纪还有一个更被科学家重视的特征,就是出现了地球历史上又一个大冰期。“我们现在属于新生代的第四纪,一万年前,地球还是冰期。而现在,我们其实就是处在‘间冰期’。”冯伟民说,虽然现在处于“间冰期”,但还是会出现气候特别寒冷的时候。比如我们之前所说的1645年至1715年,地球就出现过“小冰期”。但是总体来说,“间冰期”的时候,温暖还是“主旋律”。


一万年前冰期的时候,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也许你无法想象,在一万年前还不是‘间冰期’的时候,台湾海峡都没有形成。而南海根本只能算是‘内海’,因为除了巴士海峡之外,其他像马六甲海峡等都出现在海面之上。”冯伟民告诉记者。


C


人类活动加剧,也许推迟下个冰期的到来


  那么我们究竟何时能迎来下一个“冰期”呢?是否是天文学家所说的2030年呢?“我觉得现在定论还为时尚早。”冯伟民说,造成冰期的原因除了太阳之外,还和大气层等有关,而这些因素也会相互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日益加剧,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温室效应”等现象。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太阳如果出现弱化,会对“小冰期”、“冰期”的出现产生作用。但是现在的地球环境和过去已经不一样了。有科学家认为,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也许会延缓下一个冰期到来的时间。“所以下一个冰期到底什么时候来,现在无法确定。”冯伟民说。


  对于冰期、大冰期,网友们的反应除了各种吐槽,就剩下担心了。“珍惜现在的温暖吧”“是不是该去热带买房子”……玩笑之余,专家们也表示,现在一切还无法定论,各种担心也不必要。“更何况,我们人类就是从大冰期时代‘走’过来的。”冯伟民馆长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其实对于“冰期”并不陌生。人类就是从大冰期走过来的,人类距今已经有六七百年的时间,第四纪大冰期就是人类遇到的最近一次“大冰期”。而在“大冰期”中得以存活下来的人类,就是我们的祖先。


  冯伟民馆长也表示,人类的迁移、扩散、进化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得益于这些“大冰期”的,因为在冰期时,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各大陆之间许多是互相连通的,这才使得古人类有可能走向地球各地,演变成我们现在丰富多样的人类社会。



添加水稻妹妹微信号,

添加水稻妹妹更多资讯早知道!


水稻妹妹联系方式:


请长按或者扫一扫以下二维码进行添加。



本文来自网络,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0-171186-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金卡特 资讯,农资新闻,肥料,农药,施肥

上一篇:【大赛热点】大奖花落谁家,且看明日分解!
下一篇:【面面俱到】当前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