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面面俱“稻”】资讯 稻与中国
2014-01-03   来源:新农资360网   

      3000多年前,稻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时代约在商朝,当时稻这个字,只有类似“臼”字的字形,后来周朝种稻较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当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风打稻,用手舂米。

      至于“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点,上下三点,代表着米粒。后来将中间的点连起来,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东汉许慎在其著作一本关于汉字的解说书《说文解字》中说到“米,穬粟实也。像禾实之形。”,后在汉字中也有将“粟米”称为“小米”,“稻米”为“大米”。

      中国有很多考古地点曾陆续发现了一些早期的稻谷。如1995年在中国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里,发现了四粒黄色的稻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万年前,据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长江下游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约7000年前的稻种残留物;广东英德出土的约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质体。中国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学家拿来重新种植,并加入杂交稻的品种当中。

      目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占全世界35%的产量。在中国的南方主要生产籼稻,北方生产粳稻。中国南方俗称稻为稻谷或谷子,脱壳为大米(多为白色,但亦有淡红色(如胭脂米)、淡绿色(如碧粳米)和紫色(如云南香米)甚至黑色的品种。),煮熟的大米中国北方称其为米饭,中国南方称之为白饭,香港亦有俗称靓仔。

       近年来中国积极对水稻和旱稻进行研究,还发展最快的杂交稻米研究中心以推动中国农业来解决和帮助经济、粮食等问题。云南的西双版纳还保留了数种野生水稻,这里的水稻是全世界水稻的始祖。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0-128565-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

上一篇:【面面俱“稻”】资讯 中国粮食战略迈入新时代
下一篇:【面面俱“稻”】资讯 杂交稻覆盖全球 袁隆平梦寐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