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上常发性、气流性主要病害。水稻扬花灌浆期,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很容易发生穗颈瘟。染病后,随着病菌的繁殖与危害,穗颈节坏死,输送到穗子的养分通道被阻断,从而形成白穗和瘪粒的稻穗, 穗颈瘟发生的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田块30%以上,甚至绝收。一旦穗颈染上稻瘟,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1.穗颈稻瘟
主要发生在穗颈或穗轴和枝梗上发生,病斑褐色和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100px,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发病迟,发病轻时,造成千粒重下降或瘪谷。
2.穗瘟预防
在水稻破肚期(1-5%抽穗)和齐穗期,亩用75%三环唑5钱或45%三环唑.硫1.5两或米拉1两或25%咪鲜胺水乳剂1.2-1.6两,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2次,间隔期7天。
3.稻曲病预防
水稻抽穗前10-20天(幼穗长20厘米左右)始防, 4%井岗霉素2包或禾病清1两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2次,同时兼治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