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五项措施加强管理冬小麦田
2013-08-10   来源:中国农药网   

  冬小麦出苗、分蘖、长根的重要时期,也是培育冬前壮苗、构建适宜群体的关键时期。冬季低温雨雪天气,应加强冬前小麦田间管理五项措施,给您支招:
  专家指出,近期低温雨雪天气缓解旱情,补充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墒情,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但由于降雪降温时间比常年明显提早,涉及范围大,为历年同期少见,对冬小麦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一是麦苗生长受阻。寒潮降温和持续低温延缓了小麦叶片出生、分蘖发生和根系生长进程,个别苗弱、秸秆还田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部分前期缺墒的麦田出现轻度冻害,叶尖青枯并逐渐发黄。即使是未受冻害的小麦,生长速度也受到很大影响,如持续低温,将造成冬前分蘖不足。
  二是部分弱苗遭受冻害。因降温时间比常年偏早,小麦尚处在幼苗期,叶片较嫩,抗寒能力较低,一些弱苗遇强寒潮天气易遭受冻害。同时,叶片受冻减小了光合面积,加之光照不足,影响生长和分蘖节营养物质积累,对抗寒越冬不利。
  三是影响晚播麦形成壮苗。部分晚播小麦,出苗缓慢,出苗不齐,群体不足,影响产量。
  针对近期降温和雨雪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专家提出,应抓住未来20天气温回升及冬前极为有限的时机,立足早管、细管,以促蘖长根、塑造群体、防止冻害、培育壮苗为重点,切实加强冬前小麦田间管理,病虫害及时进行农药防治。
  一是查苗补种,疏密补稀。在适宜地区,对断垄15厘米以上的地方,要及时补种经过浸种催芽的同品种种子,或进行疏密补稀,补苗后要踏实浇水,确保麦苗成活。
  二是中耕镇压,控旺促弱。冬前要对麦田进行中耕划锄,尤其是在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弥实裂缝,灭除杂草,减少水分蒸发,促根蘖健壮发育,增强麦苗抗旱抗冻能力。对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采取深中耕断根或镇压或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等措施,控旺转壮,预防冬季强降温后麦苗冻害发生,保苗安全越冬。
  三是因苗制宜,运筹肥水。对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状的麦田,或受冻较重、叶片严重枯黄的麦田,在冬前分蘖期开沟或用化肥耧亩追施尿素5-7公斤,底肥没施磷肥的要氮磷配施。对底肥充足、群体适宜、生长正常和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对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本次雨雪较少缺墒的麦田仍应浇冬水,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对地力较差、底肥不足、群体较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可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冬水,结合追施尿素5-7公斤,以促进生长。对一般壮苗麦田,可于日平均气温降至5℃左右(11月底至12月初)时浇好越冬水,浇后及时中耕松土,保墒增温。对无水浇条件的丘陵旱地麦田,如果底肥不足,应趁冬前降雨雪施用速效化肥,同时进行粪草覆盖,保苗安全越冬。
  四是清沟理墒,排水降渍。长江中下游麦区要开好麦田一套沟,排水降渍,防止湿害,并适当加大开沟密度,注意将开沟的土均匀抛撒盖苗。同时,如发现小麦叶片严重冻害、影响分蘖生长,可适当追施氮磷化肥,促进小蘖生长,增加群体。

  五是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农药网建议在11月中下旬小麦分蘖期应重点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工作,同时加强对地下害虫的查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99870-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管理 加强 措施

上一篇:棉花苗床土壤杀菌剂选用有讲究
下一篇:晚红葡萄阶段生长管理及病害防治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