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除草剂:唑草酮的应用
2014-10-28   来源:中国农药网   

唑草酮属于三唑啉酮类茎叶处理除草剂,适用于多种禾本科作物田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常用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杂草防除。该除草剂应用广泛,尤其对抗性恶性阔叶杂草和莎草效果明显。
今天,新农资360小编将唑草酮的具体应用以及相关知识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唑草酮的防除对象
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如猪殃殃、野芝麻、婆婆纳、苘麻、扁蓄、藜、红心藜、空管牵牛、鼬瓣花、酸模叶蓼(liao)、柳叶刺蓼、卷茎蓼、反枝苋 、铁苋菜、宝盖菜、苣荬菜(qumqi)、野芝麻、小果亚麻、地肤、龙葵、白芥等杂草。对猪殃殃、苘麻、红心藜、荠、泽漆、麦家公、空管牵牛等杂草具有优异的仿效,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等具有很好的活性。
二、唑草酮的应用技术
唑草酮的使用应选准时机,以更好发挥药效。施药应选在早晚气温低和风小之时;晴天上午8点钟以前、下午4点以后、施药时气温不要超过30℃但不要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高于60%、风速不超过4m/s,否则应停止施药。适宜施药时期:杂草2—3叶期为最佳用药时期,小麦拔节期后禁止施药,由于唑酮草酯受作用机理(无内吸活性)所限,喷雾时力求全面、均匀,使全部杂草充分着药,其对施药后长出的杂草无效,切记不能将该药剂应用于阔叶作物。
三、唑草酮的使用方法
苗后茎叶处理,使用剂量通常为9—35g/hm[亩用量0.6—2.4g],适宜亩用量为1.6—2克。
唑草酮在冬前化除使用时,每亩用量一般为0.8克,每亩用水量30公斤即可;到春季化除时由于杂草草龄较大,唑草酮亩用量一般为1.6克,提倡加足水量喷雾,每亩用水量最好在50—60公斤,这样一方面能将麦田中的杂草喷湿喷透,提高除草效果(唑草酮为触杀型药剂,喷到草上才能发挥除草作用);另一方面施药浓度不至于太大,有利于提高对麦苗的安全性。
四、唑草酮的注意事项
1 、唑草酮为超高效除草剂,但小麦对唑草酮的耐药性较强,在小麦三叶期至拔节前(一般为11月至次年3月)均可使用,但如果施药不当,施药后麦苗叶片上会产生黄色灼伤斑,用药量大、用药浓度高,则灼伤斑大,药害明显。因此施药时药量一定要准确,最好将药剂配成母液,再加入喷雾器。喷雾应均匀,不可重喷,以免造成作物的严重药害。
2 、没有内吸活性,喷雾必须均匀周到,以保证除草效果。在杂草密度过大或草龄过大时需适当加大用药量,同时加大用水量,喷匀喷透,不宜重喷漏喷,以提高除草效果,防止麦苗产生药斑。唑草酮只对杂草有触杀作用,没有土壤封闭作用,在用药时期上应尽量在田间杂草大部分出苗后进行。
3 、小麦在拔节期至孕穗期喷药后,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斑点,但施药后1周就可恢复正常绿色,不影响产量。
4 、喷施过唑草酮的药械要彻底清洗,以免药剂残留药效其它作物。
五、唑草酮与除草剂混用的注意事项
1、喷施唑草酮及其与苯磺隆、2甲4氯、苄嘧磺隆的复配剂时,药液中不能加洗衣粉、有机硅等助剂,否则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2、含唑草酮的药剂不宜与骠马(精恶唑禾草灵)等乳油制剂混用,否则可能会影响唑草酮在药液中的分散性,喷药后药物在叶片上的分布不均,着药多的部位容易受到药害,但可分开使用,例如:头天打一种药,第二天打另一种药,就不会出现药害,但考虑到苯磺隆、苄嘧磺隆、2甲4氯等药剂会影响精恶唑禾草灵的防效,最好相隔一周左右使用。
3、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可以将炔草酸与唑草酮及其与苯磺隆、苄嘧磺隆的复配剂混用,兼除两类杂草。

想要了解更多农药产品农药百科知识介绍,请及时登录中国农药网查看!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149541-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应用

上一篇:秋季芹菜育苗技术知识介绍
下一篇:玉米“一防双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