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三唑类杀菌剂在小麦拌种方面的应用
2014-05-14   来源:中国农药网   

    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类长效高效、低毒安全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拌种后药剂可被作物的根部吸收,传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发挥药效,既可抑制病菌侵染和繁殖,又能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和小麦产量。如小麦播种时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干种子重量的0.03%(有效成份)比例进行拌种,对条锈病的苗期防效可达到99.5%,成株期的防效也在70%以上,药剂在麦株体内的有效浓度可维持95天,且对小麦生长有刺激作用,即使在病害不发生的情况下亦可增产2~3%,其经济效益1:1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在病害菌源基地进行药剂拌种,可防止越夏、越冬菌源的扩散和蔓延,达到“压前控后、控点保面”的目的。
    在甘肃天水、陇南、陇东、川西北、宁南等小麦条锈病越夏易变区(秋季菌源基地),以及四川盆地、鄂西北、陕南、豫南、重庆、黔西、黔南、云南山坝或平原等越冬关键地区(春季菌源基地)大力推行药剂拌种,不仅可有效控制当地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危害,而且对于保护广大麦区不受或少受条锈病的流行危害至关重要。试验证明,处理面积越大,拌种越彻底,效果越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138298-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应用 方面 拌种

上一篇:树枝状聚合物在农药缓释中的有效应用
下一篇:为了减少和预防抗药性的发生使用农药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