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化药、喷药的技巧
2013-04-22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防治作物病虫害,要学会科学用药,用药时更要注意化药、喷药的技巧,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具体方法:
  1、用什么样的水化药?用接近常温的地表水。尤其在北方石灰性土壤的区域,井水往往含钙、镁较多,水质偏硬,夏天的井水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夏季用水化药时,尽量用河水或池塘里的水,但要注意过滤掉水中的杂质。也可以先把井水抽上来后放置一段时间再使用;
  2、怎样化药更科学?当今的很多农药,含量高用量少,一次性兑水化药往往很难把握住其稀释倍数和剂量,所以最好先用少量水将药剂化成母液后再兑够水量化匀使用;
  3、药剂种类是不是越多越好?不好!原则上,杀菌剂、杀虫剂和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最好不要超过三种。同时注意,不同药剂混用有时能增效,但有时反而减效,甚至导致药害;
  4、什么时间喷药安全又高效?大多数害虫、病菌和杂草的生长活动适宜温度在摄氏25度左右。所以,多数情况下,农药的使用时间在气温20~30度范围内的时间段喷洒较好。春季在中午之前、夏季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4点以后。部分害虫如盲椿象、地老虎、棉铃虫等有夜出为害的习性,所以其最佳喷药时间在黄昏;
  5、是不是喷的越仔细药效就会越好?不是。在保证喷出的药液雾化最好的前提下,以喷湿作物叶面或果面,药液尚未流淌为最佳。反复喷洒同一个部位,当药液达到一定量时反而会流淌,降低药效;
  6、减少每亩用水量提高每桶喷雾器的药剂用量是不是功效高药效好?不好。我国常用的喷雾器械,大多属于常规喷雾器械,喷出的雾滴较大,覆盖作物的比例小,药效较差。如果随意增加农药使用浓度,减少单位面积用水量,不但会降低药效,甚至会造成药害,污染土壤。这是得不偿失的急功近利式的错误操作方法。
  只有能够保证每一次喷药的效果,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才是最为省工省时高效安全的科学选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100183-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技巧 喷药

上一篇:小麦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下一篇:防止错用过期农药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