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谷雨肥业送科技下乡,农户拍手称快
2013-12-23   来源:中国新型肥料网   

2.jpg

北京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忠民发表致辞

        中国新型肥料网:2013年12月20日,谷雨肥业“情暖冬日,肥沃北国”东北行走进内蒙古扎鲁特旗,“谷雨肥业送科技下乡、专家讲座”在西巴彦塔拉村农业合作社顺利举行。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要求肥料行业将会朝着“拼产品、拼服务”的方向发展,谷雨肥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双管齐下,注重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也开始逐步下沉服务,本次科技下乡活动便是谷雨肥业践行加强农化服务力度的表现。参与本次会议的有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忠民,农学院在职教授、绿得利特聘农化服务专家李东臣,谷雨肥业扎鲁特旗经销商马永梅,华文传媒与中国新型肥料网记者,以及西巴彦塔拉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洪升与50多名社员。

4.jpg

谷雨肥业送科技下乡、专家讲课会议现场

 

.jpg

农学院在职教授、绿得利特聘农化服务专家李东臣在讲课

    为响应国家号召,巴彦塔拉村农业合作社自2013年春季成立,成立的目的即是通过将土地集中来进行科学、设施农业的试验。合作社土地规模达7000多亩,从耕种、到秋收、到田间管理都是统一进行,这一过程节省了很多劳动力,为农民创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肥料搭配、使用方法不当,缺乏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以及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等等。“在我们的观念里,播种时期施二铵肥料、后追施尿素就是最合理的施肥方式。作物植株旺盛、茎叶发达就是长势好的表现、丰收的保证。”西巴彦塔拉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洪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是,农民不会想到的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事实上是错误的。

    “每一种作物都有自己的需肥规律。作物生长前期所需肥料的量很小,在成熟期需要的肥料使用量同样很小,只有作物在生长期所需要的肥料量很大。只有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施用肥料才能保证作物的健康成长以及产量的增加。”农学院在职教授、绿得利特聘农化服务专家李东臣在讲座时说。所以说,“尿素追二铵”的施肥方法是十分不科学的。氮肥供应量过大,会导致作物植株疯长,根系无法正常发育、抗倒伏能力变弱,同样,过量氮肥导致作物疯长也夺取了果实成长所需要的养分,因此会造成作物产量减少,农民收入减少。“因此,我们一定要纠正错误的观念,不能简单从作物的长势来判断肥料好坏,需要关注的因素是产量。”李东臣说。

“我国肥料利用率很低,只有30%,施到土地中的养分有60%被土壤固定,10%被雨水冲入到地下深层土壤。”李东臣教授表示,“提高肥料利用率需要把固定在土壤中的60%养分激活,保证作物成长有充足的养分供应。而谷雨多肽、双酶复合肥添加了金属蛋白酶与非金属蛋白酶,能够激活被土壤吸附的养分并且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效率,真正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事实证明,施用了谷雨多肽、双酶复合肥后,作物呈现出“高一头、粗一圈、清一色、早一周”的特点,对作物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被评价为“利国、利民”的好肥料。随后李教授就当地大面积种植的玉米这一作物,如何预防病虫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真没想到我们的施肥方式已经落伍这么多年了。”来自西巴彦塔拉村的村民魏淑红接受采访时说。她表示,经过这次会议,她学习到了很多种地方面的知识,比如如何科学、合理施肥,如何预防病虫害等,并纠正了许多困扰她很久的错误观念。“企业应该多举行类似今天这种科技讲座,多与农民接触一下,普及一下农业方面的知识,实实在在为我们做些实事。”魏淑红说。

另一位同样来自西巴彦塔拉村的王艳梅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家种了105亩地,今年初次使用谷雨多肽复合肥,效果非常好,亩产达到1300多斤,比往年多了300多斤。今天听了教授的讲课才知道是肥料中添加了金属蛋白酶的效果。在今天的讲课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对种田非常有帮助。我们农民最盼望的就是你们能多下来走动走动,为我们讲讲农化知识,让我们种地的能打更多的粮食。”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有农民提出了如何辨别“多肽、双酶复合肥”真伪的问题。北京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忠民详细为大家讲解了如何辨别谷雨肥业的商标以及独特的包装设计。“未来的肥料行业是拼服务的时代,谷雨肥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着手开始实践。我们今天之所以到西巴彦塔拉村来,就是为了与最可爱的人接触,倾听他们的声音,为他们答疑解惑,普及农化知识。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种出好地,增产增收。”信忠民在接受采访时说。

 

66.jpg

北京绿得利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信忠民接受采访

8.jpg

农学院在职教授、绿得利特聘农化服务专家李东臣接受采访

9.jpg

西巴彦塔拉村的村民魏淑红接受采访

7.jpg

西巴彦塔拉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洪升接受采访

8.jpg

西巴彦塔拉村王艳梅接受采访

3.jpg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5-135213-1.html

标签:农户 拍手称快 科技 肥业 谷雨

上一篇:入主新型肥料竞争,粮博士肥业以服务赢市场
下一篇:华昌化工八大创新结合,瞄准科技促农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