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2016-04-12   来源:新农资360网   

农地圈常跟同事说,任何法律都是滞后于现实的,否则也就没用改革的必要性了。这句话套用在农村土地改革,再合适不过了!

农地圈认为,农村土地改革目前陷入了一场博弈当中,中央政府不敢贸然放开法律限制,担心不可预知的风险事件发生。农村土地改革实践各地都在摸索,当然,这种摸索必然是突破目前法律限制的。当然了,制约所有农村土地发展的因素,归根到底都能挖到一点,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交易限制(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农地圈一直在跟圈内的做生态农业规划、生态旅游等的朋友策划了很多个项目,发现最终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无法合理合法的获得建设用地指标。那么在这方面有没有比较好的探索呢?当然有,今天农地圈就跟大家聊聊北京郑各庄的自主城镇化实践是怎么弄的。

一、起点相同,面临四大困境

1990年左右,郑各庄跟其他周边村庄(包括现在绝大部分村庄)没啥大区别,面临着四大困境;

1、集体经济弱化,农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民弃地问题突出。

百分之八十的农民依赖于承包的一亩多农地营生,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人弃地外出做工,大部分农地撂荒。

2、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居环境恶劣。

郑各庄总面积4432亩,394户人家,村庄占地多达1050亩,人均拥有耕地不到1亩半。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无力治理村庄,大街小巷坑洼不平,刮风满身土,下雨难出门;农民的宅院处在既让人厌恶又无法割舍的柴草垛、粪堆、厕所、猪圈的包围之中;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3、农民饱受攀比盖房的困扰。

受乡村传统居住观念的影响,谁也不愿意自家的房子比别人家的矮,所有的积蓄全部用在折腾房子上,甚至不惜借钱翻建,导致一些农户债台高筑甚至返贫。攀比盖房又诱发了挤街占道、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家庭不和等问题。

4、了解到周边农民被动城市化的痛苦。

房地产开发商打着农村城市化的招牌,征占了与郑各庄毗邻的村庄大面积农地,建设商品住宅区;但只圈地不改村,失地的农民不但无业可从,而且生活居住环境与一栋栋高楼、别墅相比形成天壤之别,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和尊严。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二、大胆完成五件事

郑各庄人从1995年起步,经过18年的坚持,以超前的胆识、破天荒地做成了五件大事。

1、做村庄规划并完成土地置换。

1996年,昌平区鼓励区内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并实行股份制改造,宏福集团应运而生。“实际上,他们申请时已经晚了,但还是找到当时昌平县的分管领导,才最终促成了此事。”昌平区平西府镇原镇长如是说。1997年的尝试是个意外收获。此时,国家对于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并没有严格限制。第二年,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开始施行,国家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严格耕地保护。

1995年他们请来专家,编制了《郑各庄村21世纪生态庄园》建设规划。同时,遵循农地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政策,由本村企业出资,帮助流村镇将废弃的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农地,把本村的农地置换为集体建设用地。2005年5月,以上述规划为蓝本的《郑各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正式批准(农地圈温馨提示本步骤极为关键)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2、农民上楼并节约出土地800亩。

1998年3月,以自主投资、设计,自主建设、管理的村民自治方式,启动了旧村改造工程。到2004年底,98%的村民搬迁上楼,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村民人均住房由原来的23平方米增加到70平方米,除自住外还可出租。2012年村民人均房屋租赁收入12258元。而且新住宅区仅占地250亩,节约出土地800亩,为郑各庄发展现代产业、解决职工和外来人口住房腾出了新空间。

3、活用改革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为转型发展构造动力源。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宏福集团成立之初便随之创建了以村为基础、以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村企合一”经济运行机制,农民逐步进入企业。“郑各庄完全是个企业化的村庄,农民、村民、职工是最大的受益者。”1996年北京宏福集团成立,随即创立了“以企带村”、“村企合一”的发展机制。1999年又完成了集团公司产权改革,公司法人控股66.6%,村委会和村民即自然人各持16.6%的股权。宏福集团成为农民参与投资、效益成果共享的新型集体企业。目前,村民人均持有股份12万元,2012年股东收益21173元,股份分红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4、推动传统产业走向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

开发工业园,以参股、控股等合作方式引进了几十家科技型企业入手,顺应为首都城市服务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北京邮电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电影学院等高等院校;发展了影、视、剧、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了集高档酒店、商务会展、温泉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温都水城,并把这一品牌输出到黑龙江五大莲池、海南博鳌等地;在村内兴建800床位的三级甲等新安贞医院,开发了国际老年公寓,以会员制形式面向海内外老年人提供一条龙的养老服务,并推出了北京、黑龙江五大连池、海南博螯“三地候鸟型”养老。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5、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配套。

村累计投资20多亿元,翻修道路,兴建1个变电站、12个电力开闭站以及供热、供水中心、垃圾分类站、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再利用、雨水回收系统等基础设施;改造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引进了公交专线以及银行、邮局,完善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购物、餐饮等服务设施;开发了地热资源;实现了互联网、温泉水、天然气联网入户等等。这其中,做了一些本应该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想做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

三、这些年都干成了啥?(王岐山、贾庆林、刘淇都去视察过,并给予肯定和支持)

1.经济发展

村自营实体公司由1个发展为23个;引进企业由3个增加到76个。产业工人由300多人扩大到13000多人,增加42倍。集体资产由3600万滚动到60亿元,增加166倍。村营经济总收入从3500万元,增加到39亿元,增长107倍,可支配利润4.5亿元。加上引进企业,总产值达到95亿元。上缴税金2.6亿元。(2012年数据)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2.文化进步

原来只有一个容纳几十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所6个班的小学和一个简陋医务室,如今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北京邮电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分院在校大学生达到1.1万人。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使本村农民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不足7年提高到11.5年。合作建设的三等甲级新安贞医院已投入6亿元,即将全面建成。原有以“康熙行宫”为代表的古迹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发扬。

3.环境改善

他们不仅按照城市标准配套建设各种基础设施,而且重视生态建设。2000年以来投入5000多万进行绿化美化,在道路两旁、水系两岸、楼宇之间见缝插绿,绿化率达到35%。2003年投入1633万元兴建的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2400吨,通过水循环系统,生活用水处理后补充到人工湖、护城河水系,实现水景观光、水产养殖、绿地喷灌的梯级利用,并具有雨水回收、补充地下水的功能。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4.社会转型

原来贫穷落后封闭的农村社会,如今转型成为城乡融合、四通八达的现代城市社区和产业集群。聚集在这里生活、工作、学习的村民1500人,非本村的外来人口4万多人。就业岗位13000个,其中村属企事业4300人,入驻企事业8000人,超市,餐饮、商铺等700人。温都水城不仅有各种休闲娱乐健身设施,而且拥有4座宾馆2000多套客房、100多个会议室、20多个不同风味的餐厅,一年接待60-70万人次来这里消费、开会。一年举办300人以上的会展上百次。

四、还有哪些困局待解?

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享有不同的待遇。国有土地及其建筑、设施,可以取得产权,可以有偿转让;而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上的房产,尽管符合规划,也不能立项,拿不到产权证书。即使政府帮助协调,也很难跨过这道门坎,使他们几十亿的资产既无法上市,又不能抵押贷款,制约着郑各庄的后续发展。(多么让农地圈欲哭无泪的困局)

踩着红线的土地改革突围,北京郑各庄脱离政府闯出的路!

农民有诉求就来农地圈,敬请关注农地圈微信公号:农地圈,公号ID:quandiernews 零距离与权威专家互动。同时敬请关注农地圈网站(quandier.com),有用请转发或订阅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7-199163-1.html

标签:每天农资 脱离 政府 北京 土地改革 红线

上一篇:傻货!是一半农民工想进城进不去行不行!
下一篇:谁拿走了农民补偿:农村宅基地拆迁八项补偿缺一不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