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跟农民说实话:玉米价格上边就是托不住了!
2016-05-07   来源:新农资360网   

玉米作为种植面积广泛的农作物,是大部分农民都关注度的问题。华北平原麦收之后,对农民而言又快到了种植玉米的选择时节。农地圈作为为数不多的国内土地流转平台,很多农民朋友也到微信后台咨询农地圈麦收后种植玉米是否合适的问题,自然对玉米这个问题十分关注。

一、从保护性收购到“价补分离”折射了中央怎样的无奈?

1、库存积压严重----爆仓

先看国家收储量:官方数据大概在2.4亿吨左右。库存中有一半是2—3年的陈粮,新粮有一亿多吨。可谓天量存储。大体到去年的11月底,东北地区的玉米库存已经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内我们一年的玉米销售大概1亿8000万吨。跟农民说实话:玉米价格上边就是托不住了!

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加内蒙四省国家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从08年开始国家就不断的提高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到2007年,开始收储的时候,收购价是7毛钱,那么到14年,临时收储的玉米的价格提高到1块1毛2,1块1毛2,比7毛整整涨了60%。大概用了7年的时间,东4省的,玉米增产了40%,价格增加60%。增产的部分,到哪去了呢?几乎全部被,国家收购了。社会主体收购的非常少。

2、加工企业惨淡经营-----去库存漫漫长途

从消费角度看:主要市场消耗,饲料大概占65%,深加工不足30%,食用不足10%,再加上国家鼓励饲草性畜牧发展,未来几年饲料用玉米不会有大幅需求上涨。

跟农民说实话:玉米价格上边就是托不住了!

整个东北地区的,玉米的加工企业全部都是惨淡经营。有的都是开不了工,开工也基本是维持。为什么呢?是因为现在的国家临时储备,都采取拍卖,而且要求顺价销售。不顺价销售,钱亏了银行的。结果临储玉米出库的价格,就已经远远高于下游加工企业收储平衡点。根本没法干,吃你这个玉米就要亏损。那怎么办呢?自己收购,不买国家粮储的玉米。

3、国内外差价拉大-----财政补贴压力陡增

国内玉米价格比配额内进口完税价格,玉米要比进口要高43%。从2010年开始,玉米的进口,大幅度的增加,09年18.4万吨,10年157万吨,14年260万吨,再到今年,国内外差价又扩大了,270元人民币每吨,整个差价,扩大到660元每吨,折成斤,差不多是三毛三。

跟农民说实话:玉米价格上边就是托不住了!

4、临时收储玉米拍卖成交率低----财政欠亏的风险非常大

国家要求,临时收购的玉米出库,必须顺价销售,采取拍卖的形式,那拍卖情况怎么样?成交率非常低。前年,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34%,去年上半年是8.6%。去年7月23号,辽宁30万吨,内蒙70多万吨,全部流拍,没人买。现在我们这个(东北)库存玉米是2亿多吨,我们一年的玉米销售大概1亿8000万吨,利息和保管费支出巨大。这么多的玉米如果出不了库,如果将来霉化变质,变成陈化粮,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损失。

跟农民说实话:玉米价格上边就是托不住了!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媒体宣传,应该给农民说实话!

农民卖粮难,政府储粮更难。中央的确托不动了,粮价好时农民也乐了,现在收不动了,多理解少埋怨,这个话是可以跟农民实话实说的。让百姓理解政府,政府和农民共渡难关。实话实说有助于获得农民大众和社会理解,减少骂娘,减少农民、加工企业的市场恐慌和和观望。

但是,情况却与之相反。有关负责人解释这次改革的口吻是这样的:“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与过去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一致,都是坚持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地圈狂晕。明明事实上市大幅降价还硬着头皮说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农民会怎么想?社会会怎么想?

跟农民说实话:玉米价格上边就是托不住了!

三、农民到底要不要种玉米?前景堪忧!

玉米价格策略大调整,政府计划打四张牌:

1、 将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解决过去政府为主的单一收购。(难啊)

2、 信贷支持、促进粮改饲及玉米改大豆种植结构调整。(通过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减少总供给量)

3、 合理消化库存。(措施在哪?)

跟农民说实话:玉米价格上边就是托不住了!

4、 研究制定相关预案,防止出现较大范围农民“卖粮难”。(去年已经很难了,今年大幅降低价格只会更难)

总结:玉米收购价格大幅下降箭在弦上,玉米市场需求持续走弱,玉米库存量巨大,玉米价格倒挂严重,农地圈综合分析2016和2017两年国内玉米行情都难以走出谷底。

更多种植策略分析,敬请关注农地圈微信公号:农地圈,公号ID:quandiernews 零距离与权威专家互动。同时敬请关注农地圈网站(quandier.com),有用请转发或订阅

跟农民说实话:玉米价格上边就是托不住了!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7-199144-1.html

标签:每天农资 就是 不住 上边 玉米价格 农民

上一篇:农地圈:每村平均450万集体资产,有没有你的份?
下一篇:农地圈:哪十种情况村里可以收回或者调整承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