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萎病最早于1915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1930年确定由病毒引起,并将引发该病的病原命名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随后欧美许多国家也报道了番茄斑萎病毒的发生和危害,其中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该病曾暴发流行,给美国夏威夷、意大利等地的番茄、莴苣等作物生产造成毁灭性危害。
番茄斑萎病毒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番茄是其主要的寄主之一。蓟马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西花蓟马的传毒率最高。由于该病毒寄主范围广、危害性极大,目前已被列为世界危害最大的十大植物病毒之一,且高居第二位。
我国最初对番茄斑萎病毒的报道是在广东(花生)、四川(番茄和烟草)等地。2006 年我国将TSWV 列入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近年来随着地区交流的加强,TSWV 在我国地域和寄主上呈扩散趋势,北京(辣椒)、天津(番茄)、云南(豌豆和芹菜)等地区均发现TSWV。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于2015 年10 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地区大棚番茄病害调查中发现:部分番茄植株矮小,生长点簇生,叶片表面褪绿为亮黄色且有深褐色病斑,部分成熟果实为橘黄色且色泽不均。根据症状初步诊断为番茄斑萎病毒病,经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确定为番茄斑萎病毒,说明番茄斑萎病毒已经进入宁夏地区。
番茄整个生长期内均能感病,且为系统性侵染。番茄斑萎病毒病在番茄上的为害症状受品种、温度等影响。番茄不同生长期感病后的症状也有所不同,越早感病,造成的危害越大。
▲图1
番茄生长期感病后,植株生长迟缓、矮化(图1)。
▲图2
其叶片上可能出现少量黑褐色斑点(图2),
▲图3
嫩叶会迅速变为青铜色甚至萎蔫(图3),
▲图4
逐渐变成深褐色或棕黄色病斑(图4),
▲图5
部分叶片皱缩(图5),
▲图6
茎部有时会出现细长的条痕或坏死病斑(图6);
▲图7
大部分叶片往往会褪绿呈亮黄色(图7)。其中叶片亮黄色、有深褐色或棕黄色的病斑也是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典型叶部症状。番茄花期前感染该病毒,植株滞育,往往不能结果。
▲图8
花期后感病,绿果上有轻微突起且有轻微的同心环和坏死斑(图8),
▲图9
成熟果实着色不均,有橘黄色斑(图9),或出现明显的黄色同心环纹。
此外,感病后的番茄果实大小、风味等也会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其中绿果出现白色同心环纹和成熟果实上出现黄色同心环纹是番茄感染TSWV 的典型果实症状。
番茄斑萎病毒能通过汁液摩擦接种,嫁接也能传播该病毒,但是日常的接触通常不能传播该病毒。TSWV不能通过种子传播。蓟马是传播TSWV的介体昆虫,也是TSWV 暴发和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番茄斑萎病毒自然寄主非常广泛,能够侵染84 个科1 000 多种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除了能够侵染番茄、花生、烟草、辣椒、莴苣、黄瓜、菊花、马铃薯等经济和粮食作物,还能够侵染田旋花、繁缕、野生烟等杂草。这些杂草常常是TSWV 的越冬毒源。
✔蓟马是TSWV的传播介体。目前西花蓟马、烟蓟马、番茄蓟马、褐花蓟马、台湾花蓟马等8 种蓟马被普遍认可可以携带并传播TSWV,其中西花蓟马是TSWV 最有效的传播介体。
✔西花蓟马的传毒特性
西花蓟马以持久增殖型的方式传播TSWV,不能经卵传播。若虫通过取食感染TSWV 植株的汁液获毒,但是获毒后不能立即进行传毒,需要在虫体内经过一定侵染循回期后才能进行传,最多能持续传毒40天。若虫的虫龄越小获毒能力越强,随着虫龄的增加其获毒能力减弱;成虫能够通过取食感病植株获得病毒,但是由于天然的中肠屏障致使其不能传毒。
1、选育抗病品种
目前国内尚没有既抗TSWV且品质良好的番茄品种。但是Sw-5 和Sw-7 显性抗病基因已经被发现,且国外已经培育出一些抗TSWV 的品种。国内目前也正通过Sw-5 基因初步筛选抗TSWV 的番茄育种材料,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也能选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抗TSWV 番茄品种。此外,在育种材料创新上,王立浩等(2016)采用种间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回交选育的方法,培育出含有Tsw 基因的甜椒材料,也为茄果类蔬菜抗TSWV 品种的选育趟出了一条新路。
3.2 加强检疫工作
番茄斑萎病毒和西花蓟马都是我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入侵生物,近年来在国内时有发生,且有扩散趋势,但是没有暴发流行。目前湖北、江西等大多数地方尚没有检测到TSWV,因此在苗木和蔬菜的运输过程中,各省市间应加强对番茄斑萎病毒和西花蓟马的检疫,防止毒源扩散,这也是防控番茄斑萎病毒病的一个重要措施。
3.3 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苗期感病对番茄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严重的影响,后期感病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田间定植后,应加强肥水以及温度的管理,培育健壮的番茄植株,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整枝打杈过程中,一旦发现个别感病植株,应及时拔出并深埋处理。此外,杂草也是蓟马活动和越冬的有利场所,应及时清除田间周围的杂草,切断可能的毒源,也有利于番茄斑萎病毒的防控。
3.4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
番茄生长期可适当喷施锌、硼、钙等叶面肥,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可喷施预防病毒病的药剂,如用8% 宁南霉素水剂800 倍液,或20% 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40% 烯·羟·吗啉胍可溶粉剂600 倍液,或6% 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750 倍液均匀喷雾,可以钝化病毒,缓解TSWV 对番茄的危害。
3.5 防控传毒媒介
蓟马尤其是西花蓟马,是TSWV 的主要自然传播媒介,防治蓟马是防控TSWV的有效措施。田间悬挂蓝色粘虫板,既能监控蓟马种群的动态情况,同时也能诱杀部分蓟马;加盖防虫网也有利于防止蓟马的入侵。
发现蓟马后,选择合理的杀虫剂进行蓟马的防控,可选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或10% 多杀霉素悬浮剂3 500 倍液,或240 g/L虫螨腈悬浮剂3 000 倍液,或60 g/L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6 000 倍液,或19% 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 500 倍液均匀喷雾,每隔7天喷1 次,喷2~3 次。
蓟马的隐蔽性强且容易产生抗药性,应避免同一种农药重复使用,注意轮换用药。另外,随着生物防治技术的日趋成熟,白僵菌等虫生防菌和捕食螨等天敌也可能应用到蓟马防治中。
作者:曹金强 谢学文 柴阿丽 李宝聚
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番茄好品种 澳红101
澳红101:♥抗TY ♥抗枯萎病 ♥抗线虫 ♥单果重250克左右 ♥抗死棵(镰刀冠状根腐菌)
寿光南澳绿亨农业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羊田路与文圣街交叉路口北一公里路东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1055-007
《中国蔬菜》感谢您的陪伴和支持!
长按指纹 识别二维码 关注《中国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