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买农资何时不揪心
2011-04-18   来源:中国化肥网   

  春耕时节,回乡探亲,听到种菜的堂哥抱怨:现在的农资越来越贵,店越开越多,买起来却越来越揪心了。种子不纯,化肥没劲,买上假货,一耽误就是一年的收成。

  你就不能去放心商店?堂哥无奈说,镇上、村里开了十几家农资店,谁知道哪家放心,县里的商店倒是大,可为两袋肥来回一趟不值得。是不是你光贪便宜?堂哥说,贵贱没个准,包装都挺好看,广告说得好听,可买回的良种,收成还不到平时一半,说是高效农药,喷上根本不管用,养分不足、浓度不够的就更普遍了。咱农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再辛苦也禁不住假农资折腾!

  堂哥想不通的是,年年喊打假,怎么就管不住那些坑农的黑心商人?

  的确,这些年农资打假力度不小。每年都搞集中整治,联合行动,哪年都要出动数百万执法人员,查获数万吨假劣农资,捣毁一大批窝点。然而,在这些成绩背后,是假劣农资依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一些地方抽样调查显示,化肥市场合格率不足七成,农药市场合格率仅五成,这样的市场怎能让农民放心?

  假劣农资屡禁不止,关键还是监管不到位。一样农资多头管,有的部门负责审批,有的管价格,有的管生产,有的管市场,有了利益争抢,出了问题大家推,难免出现监管漏洞。再有,年年搞大规模打假行动,集中治理一阵风,查到假货后,轻者没收,重的不过罚款了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部门充当起“保护伞”,让黑心商人有恃无恐。利润空间大,违法成本低,难怪有的制假售假者“不怕查”,市场上的假农资自然为所欲为了。

  如果没有长效监管机制,农资市场难以清净,坑农、害农事件难以匿迹,强农政策会被黑心商人吃掉。

  净化农资市场,职能部门责任义不容辞。不论制假者藏得多隐蔽,不论打假成本多高,都不应成为假劣农资滋生的理由。严惩坑农才是护农,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职责,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要追究责任,让护假者现出原形,让制假、售假者无处藏身。同时,严把市场准入关,对生产经营者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把住市场流通关,让农资来路正、去路清。只有这样,从源头、从根子上想办法、创机制,才能让合法经销者安心经营,让农民朋友买得放心。

  早日还农民一个放心农资市场,让农民买种子、肥料不再那么揪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11262-1.html

标签:化肥 国内 揪心 何时

上一篇:对“环保生态肥料”认证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首家肥料示范推广基地在京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