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今年中国磷肥市场出口进退维谷
2011-06-24   来源:中国化肥网   

    6月,关闭近半年的淡季窗口虽如期打开,可出口却让企业陷入尴尬境地。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按现行税率、当下离岸价以及磷酸二铵生产成本测算,二铵出口每吨将亏损200多元。
  自2007年我国磷肥实现自给有余以来,适度出口一直是平衡国内供求、维系行业持续发展和平衡国际贸易的重要途径。但是像今年这样出口即亏损,算不算适度?这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出口成了赔本赚吆喝
  出口门槛空前抬高,磷肥业内其实早有预期,但出口门槛抬得如此之高,还是远远超出最初各方预料。
  根据去年底国务院颁布的关税税则,二铵出口基准价由2010年的4000元/吨下调至3400元/吨,一铵出口基准价由3700元/吨下调至2900元/吨。若出口价格超过基准价,将按照新的计算公式上调税率,企业将不再享受7%的低税率。与此同时,淡季窗口期一律缩减为4个月。窗口时段的锐减,早在意料之中,但基准价下调幅度如此之大,实令企业目瞪口呆。因为今年国际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出口基准价。这就意味着,所有磷肥出口都要缴纳超过7%的出口关税。以二铵为例,目前中国主流离岸价是580美元/吨,按6月18日的1∶6.47的人民币汇率计算,相当于3753元/吨,超出二铵基准价353元,出口税率将超过15%(以基准价含税计)。
  而目前磷肥生产所需原料都在大幅涨价。如在磷铵3大原料中,从去年底以来,硫黄涨幅高达32%,合成氨和磷矿石涨幅均有13%。目前主要二铵生产企业的完全成本已接近或达到3200元/吨,如果再加上出口关税、运费和港杂费等费用,那么二铵要做到持平出口,出口价格必须达到3950元/吨。这就超出当下每吨3753元的主流离岸价,企业出口1吨二铵,就将亏损200多元。正所谓赔本赚吆喝。
  更让企业感到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基准价的变化,基准价含税与否的压力也凸显出来。基准价是否含税,关系到企业出口是否还有价值,关系到磷肥企业出口的“养命钱”。仍以二铵为例。如果基准价含关税,二铵离岸价达到3400元/吨时就要按照新规定上调出口税率;如果基准价不含关税,那么只有离岸价达到3638元/吨以上才开始按照新规定上调关税,相当于变相将上调税率的底线价抬高了238元。以当前二铵出口离岸价580美元/吨计,执行基准价不含税政策,税率将下降7个百分点,企业应缴税额将比含税的应缴税额减少237元/吨。而这237元恰好决定了二铵出口是亏损还是保本。
  于是,国内磷肥企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不出口,要么亏损出口,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企业都将受到沉重打击。
  据来自港口的消息称,受出口亏损影响,部分一铵开始向国内市场回流。
  亚美洛巴(北京)贸易有限公司一位从事化肥出口业务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出口几乎无利可图,目前在港口的出口主力基本都是磷铵生产企业,贸易企业大多选择观望。
  “适度”是为了企业休养生息
  不妨回到问题的原点: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出口政策?
  在立足于国内需要的基础上,磷肥适量出口,是国家政策的一贯做法。这一政策是基于磷肥产业自身的“先天性缺陷”。
  一是磷肥生产具有常年生产、季节性销售的特点。为了保证全年生产的连续性,需要一定的出口来调剂销售的淡季和旺季。国内磷肥销售一般从4月底就渐渐停滞,再到秋季市场启动,在如此长的周期内,磷肥企业要平衡供求矛盾已属不易。非但如此,近年来受肥料市场旺季价格不涨反跌等影响,终端用户储肥积极性大为下降,化肥销售周期更趋集中,供求不平衡更为突出。而目前的磷肥出口政策无疑无助于消解这种矛盾。较之往年6个半月的出口期,今年的出口期大幅压缩了两个半月之多,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长达半年磷肥几无出口可能。这已给国内磷肥生产造成了巨大压力。
  二是作为一种资源型产业,近年来,我国磷复肥的生产原料需要大量进口,而这些资源近年来涨势惊人。一项报告称,我国超过85%的硫黄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据统计,去年我国共进口硫黄1049万吨,目前进口硫黄到岸价已达245美元/吨,比去年同期每吨高出1000余元,硫黄在二铵成本中的比例达到34%(正常水平是15%),且这个比例还在进一步提高。因此,磷肥产业需要用一定数量的产品出口,来缓解原料进口价格上涨的压力。
  三是由于支农产品的“天性”和国内CPI的压力,尽管成本飙涨,但磷肥企业的压力并不能完全向下游转移,国内磷肥价格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以云、贵磷肥基地为例,自去年底以来,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了20%,但出厂价基本保持稳定,64%二铵出厂价一直保持在3200元/吨左右。由于近年来国际磷肥市场比较活跃,所以一定的磷肥出口可以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中国磷肥协会会长武希彦说:“尽管近年来化肥成本大幅上升,但国内氮肥、磷肥价格仍是全世界最低的。因此,通过淡季组织适量过剩产能出口,赚点钱,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消化硫、钾成本。”
  据了解,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磷肥产业大约150亿元的巨亏。2009~2010年连续两年,国家对磷肥产业采取了稳定且适度宽松的出口政策,淡旺季时间和出口税率设计合理,使得2010年全行业成功实现当期扭亏增盈。
  云天化集团副总经理李如岗认为,磷复肥企业正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期和转型的过渡期,元气尚未恢复,迫切需要延续适度宽松的出口政策来弥补历史累计亏损和推动转型升级。
  企业猝死代价不会小于产能过剩
  都知道适度出口对磷肥企业至关重要,为什么今年的出口如此跟企业过不去?
  据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在政策制定之初,有关部门在测算和制定出口基准价时,是按照不含税设立的。而目前的现状是,政策制定部门与政策执行部门之间产生了理解偏差——政策制定部门认为基准价不应含税,而海关则执行的是基准价含税政策。
  深层的原因并不仅止于此。
  国家发改委某人士在此前的一次峰会上表示,化肥行业适当出口,会不会影响国内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在这个问题上,相关部门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
  也就是说,决策部门对此决策不了。
  然而,决策部门的一丝犹豫,变成了磷肥企业的百转千愁,甚至绝望。
  贵州开磷集团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涤非表示,磷肥企业如果无法适度出口或亏损出口,成本压力不能传导,企业缺乏发展后劲,这才是影响到国内秋季市场的供应和稳定的关键原因。
  对于磷肥出口,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化肥出口会延缓产业转型和落后产能的挤出。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我们要的是企业转型而不是企业的休克或者猝死。企业大面积猝死势必会打乱几十年来才完成的化肥生产布局,而重新布局则需要更大更多的投资,其代价并不会小于产能过剩。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整个磷肥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包括技术研发、节能减排、产品调整、循环经济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来自政策层面的扶持。
  留给中国磷肥产品适当出口的机会不多了。据磷肥协会的分析,今年下半年,沙特特大型磷铵装置一期(300万吨二铵)将投产,产品全部出口到中国目标市场,且自有磷矿、硫黄、合成氨3大资源(后面还有150万吨磷酸及磷酸盐装置待建);摩洛哥新的磷铵装置也将在今后2~5年陆续投产(增加200万吨磷酸,相当于400万吨二铵)。
  “可以说,最近3~5年是我国磷肥出口获利的机遇期,以后出口将更加困难。”相关人士表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1-11022-1.html

标签:化肥 国内 进退维谷 出口 市场 年中国

上一篇:需求减淡 复合肥市场行情冷清
下一篇:6月上半月浙江化肥价格上涨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