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芥菜类蔬菜病毒病防治技术
2014-09-16   来源:新农资360网   

芥菜(Brassicajuncea)是原产于我国的十字花科芸薹属重要蔬菜,主要包括榨菜(茎瘤芥)、大头菜(根芥)、冬菜(大叶芥)、芽菜(小叶芥)、儿菜(抱子芥)、雪菜(分蘖芥)等。芥菜在我国栽培范围十分广泛,在南方地区尤为突出,全国常年栽培面积在100hm2以上。除作鲜食蔬菜外,还可用于商品加工,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众多名特芥菜商品化生产基地,在蔬菜产业及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芥菜病毒病又称缩叶病,俗称卜碗菌、鸡爪疯、坐蔸或下地症,是芥菜类作物栽培的一种历史性流行病害,主要借助于有翅蚜的迁飞活动传播,成熟的种子和土壤均不传病,由于它的发病频率高,发生面积大,发生后损失严重,病毒一旦侵入即表现出症状,现有农药又基本无疗效。据此,广大菜农又把它称为是芥菜植物的“癌症”。

1 芥菜病毒病流行的总趋势

四川盆地种植芥菜一般是在白露(98日左右)前后开始播种,病毒病最早可发生在10月上旬(苗床阶段),但以11月中旬(移栽后的返青成活阶段)为始盛期。发病愈早,损失愈重,甚至导致植株早期死亡;发病愈迟,损失愈小。

流行的总趋势是早播菜田重于迟播菜田,苗期干旱年份重于苗期多雨年份,城市近郊蔬菜区重于远郊粮作区,河边沙地重于丘陵平坝黏壤地。因地势、小气候、品种、毒源以及栽培条件等不同,发病程度不同。

2 芥菜病毒病的主要症状

菜株期的主要症状是皱缩、花叶和植株矮缩。发病之初,心叶叶脉褪绿透明,呈明脉状,并由部分渐扩至全叶,随之叶片出现浓淡相嵌的花叶、皱缩或扭曲,生长停止,根黑腐烂。

种株期的主要症状是花薹扭曲,角果丛生,种子极少,严重者全株萎缩,角果成团如扫帚状,甚至死亡。


3 芥菜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采用农业技术措施降低翅蚜侵染的几率,或增强芥菜本身的抗病能力,达到减少病害的目的。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 经多年的田间种植观察和室内接种鉴定,现有茎瘤芥(榨菜)品种中以涪杂3号、涪杂4号、涪杂5号等抗(耐)病性最强;叶芥品种中以弥渡绿秆、西昌圆秆、银灰笋壳菜等抗(耐)病性最强;根芥品种中以红缨大头菜、紫缨子大头菜、马尾丝大头菜等抗(耐)病性最强。在芥菜病毒病高发地区宜选用上述品种。

②适当推迟播种期 在四川盆地特别是川东沿江地区,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是翅蚜迁飞的秋盛期,此时期正是芥菜类蔬菜播种育苗、移栽或茎瘤芥的瘤茎开始膨大的阶段,为芥菜类蔬菜感病的主要时期。

推迟播种期的目的在于缩短芥菜最易感病的苗期与有翅蚜迁飞秋盛期相遇的时间,以减少翅蚜传病的几率,加之迟播后的芥菜苗期气温较低,即使染病,由于病毒潜伏期长,发病迟,发病轻,损失较小。从防治病毒病的角度出发,特别是病毒病的常年重病区,播种期应推迟到9月中旬至秋分(92223日)。

③采用异地育苗 将芥菜类蔬菜的苗床选在远离毒源植物的地方,让苗床期的菜苗在翅蚜量小、传病机会少的条件下度过,能有效地降低病情。

④防虫网覆盖培育壮苗 在重病区或遇苗床期长期处于高温干旱时,播种后最好采用透明防虫网进行覆盖,同时尽最大可能培育壮苗。培育壮苗的目的在于提高菜苗质量,增强抗逆性。

⑤及时拔除病株 芥菜病毒病是一种侵染性病害,病毒从植物的微伤口侵入。在田间尤其是本田阶段,田间农事操作时,极易造成植株机械损伤,而人与植株、植株与植株之间相互摩擦易造成病毒再次侵染,因此,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

3.2 物理防治

利用蚜虫对不同反光颜色的趋避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诱杀和避逐,达到减少侵染、减轻病害的目的。

①黄板诱杀 利用蚜虫最喜欢金盏黄这种颜色的特性,制作黄板,在板上涂上机油,插在地边诱杀蚜虫。这种措施效果较好,但应在大面积上应用,小面积应用会起反效果。

②铝银灰色塑料薄膜间隔遮盖育苗 利用蚜虫最不喜欢铝银灰色的特性,在芥菜播种后,苗床用铝银灰色塑料薄膜间隔遮盖,避逐蚜虫。具体作法是将苗床作成东西向南北长,播种后用竹片在苗床上搭成50 cm高的拱棚,然后将铝银灰色塑料薄膜裁成宽7.5 cm的条形,直固(或横固)于棚架上,条膜之间的距离也是7.5 cm,直固每667 m2苗床用薄膜57 kg,横固每667 m2用薄膜93 kg

3.3 化学防治

用农药直接杀蚜,以减少再度侵染,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即治蚜防病。芥菜最容易感病的阶段是6片叶以前,6片叶以后即使感病往往因为自身抗病能力的增强和气温的下降而发病轻或不发病。而6片叶以前正是芥菜类蔬菜的苗床期,因此,芥菜苗床期是治蚜防病的关键时期。

药物治蚜的具体作法是当菜苗出现第一片真叶时,开始施第一次药,以后每隔7天左右施一次,移栽前1天加施一次,移栽后菜叶萎蔫阶段再施一次;施药应在睛天进行,以喷雾为好,力求心叶、外叶、叶面、叶背喷洒周到;施药时应与四周十字花科蔬菜地的治蚜同时进行,以提高治蚜防病效果;一般可选用20%氰戊菊酯1 000倍液、10%吡虫啉或辟蚜雾1 500倍液进行喷雾。

药物防治蚜虫,在病毒病轻病年、轻病区效果较好,而在重病年、重病区效果不是很明显,因药物治蚜最大限度只能起到防止病毒的再次侵染,而不能防止病毒的初次侵染,因此,在大面积生产上要采取选用耐病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早期彻底治蚜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转自《长江蔬菜》20149月刊

--------------------------

公众号推荐:食尚蔬菜,搜"sssc213"即可添加关注!这是一个关于蔬菜营养与保健、蔬菜传说故事、蔬菜的选购等信息的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9-163989-1.html

标签:蔬菜栽培 技术 防治 病毒 蔬菜

上一篇:广西临桂四季韭薹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常见8类蔬菜的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