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公报:土壤修复将在探索中推进
文字来源:腾讯财经 2014年4月18日
图文整理:周永峰-JC
事件:
环保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物为主,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结论:
数据的公布是巨大进步。土壤修复需要解决资金、法规标准等多重困难。预计土壤污染治理将以保护为主,小部分地区的修复具有试点色彩。开展土壤修复工程,提供药剂,销售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监测设备的公司,能够从中受益。相比以往拒绝公开污染数据,此次政府主动公布调查情况是巨大进步,表明政府开始重视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并着手解决。预计土壤修复的推广将以保护为主,小部分地区的修复具有试点色彩。
土壤污染修复投入巨大,预计选择性试点具有可操作性。理由有三点:
1、污染面积大。根据环保部公报粗略估算,调查面积630万平方公里,点位超标率16.1%,粗略估算土壤超标面积为101万平方公里。
2、单位投入巨大。参照国外经验,每立方米土壤修复的投入,在数十至数百美元不等。若101万平方公里土地进行修复,投入将是天文数字。
3、参照这次环保部官员的表述:“国家将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我们预计未来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对大部分地区采取切断源头污染的方式进行保护,挑选少部分重点地区进行修复。此前《中国证券报》报道的选择六个示范区进行试点的方式,较为可行。
资金的筹措与法规的完善,是未来土壤修复全面开展的先决条件。
大量的土壤污染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已经难以找到责任方。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会遇到不适用的困难。预计未来土壤修复的资金,将通过土地开发增值与财政拨款来筹措。另外,与大气、水污染治理不同,土壤保护法律仅仅是草案,正式出台仍需时日。相关的污染评价、修复技术规范、修复效果评判等标准比较缺乏。资金和法规的到位,是土壤修复全面开展的先决条件。
========我是分割线========
周周向上每日分享,欢迎关注!
a. 点击标题下方“周周向上→”关注;
b. 搜索公众账号“周周向上”关注;
c. 扫描页面下方的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