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修复地球·观察16】治理土壤污染应该成为硬约束
2014-10-28   来源:新农资360网   

治理土壤污染应该成为硬约束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4-10-24


导语:保护土地和环境,既需要形成对政府的硬约束,同时也需要政府打造一个有利于土壤修复等环保产业形成市场机制的政策环境。


经济观察网 张向东/文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总工程师罗明日前透露的信息,中国目前大约有200万公顷土地由于煤矿开采而被损毁。这些被损毁的土地,短期内几乎没有完全恢复的可能。以平朔煤矿为例,复垦工作从1993年开始,土地整治中心进行了长达20年的复垦跟踪,至2013年,复垦土地才基本成林。


200万公顷的土地,大约相当于3000万亩土地,这是中国煤炭产量位居全球第一的生态代价,也是诸多地方“黑金经济”给当地留下的伤疤。事实上,中国被煤炭、矿产等资源型和粗放型产业伤害远不止这个数字。


根据中国环保部今年4月发布的首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这份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煤炭、矿产、化工、金属制品等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支撑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它们是地方经济的支柱,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原料,在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腾飞神话的同时,也催生了大批一夜暴富的煤老板、矿老板。但同时,也将流血的土地,遗留给了后人。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国,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上述结果显示,土壤污染与地方资源聚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严密的契合关系。那些触目惊心的土壤污染数据,是诸多地方在唯GDP论政绩观的推动下,政商苟合的产物。在此发展路径下,GDP的一个百分点,可能需要后世数十年的努力去弥补。其后遗症之难愈当为教训,其数字之冰冷当为警示。


遗憾的是,显然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都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煤炭、化工、金属等一些产业暂时消歇,并不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恢复的艰难性,而是因为这些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导致利润和财富的锐减。其实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历来被政府提及,但长期以来,由于始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奖惩明确生态环境考核机制,环境治理一直难以成为地方政府眼中的硬约束


好在自十一五开始,中国政府确定了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四大指标成为约束性指标,在这样的压力下,中国的节能减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一把悬在头上的绿色政绩考核标尺。


2013年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同的高度。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在这一目标下,中国政府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同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这一纲领性改革目标,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环境保护的决心。土壤治理、耕地保护等将被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成为与GDP并行不悖的硬指标。


事实上,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土壤修复等环保领域,并不只意味着包袱。最近几年间,土壤修复、土地复垦正在变成一个产业,数千家土壤修复企业在那些被污染的土地上发现了商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根据相关数据,预计中国土壤修复的市场,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上万亿元。


要让土壤修复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同样需要政府的推动。这需要政府进一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中国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总工程师罗明透露的信息,再次提醒政府和企业,遏制环境污染、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刻不容缓。保护土地和环境,既需要形成对政府的硬约束,同时也需要政府打造一个有利于土壤修复等环保产业形成市场机制的政策环境。200万公顷被损毁的土地、长达20年的艰难复垦过程,是中国过去粗放式发展的代价,亦是转变的警示和契机。(正文完)


①周周向上“行业→行业观察”菜单同步更新,订阅用户可直接点击使用;②回复方括号内的关键词亦可获取:

【观察01】土壤修复责任到底是谁的?

【观察02】土壤修复要解三大难题

【观察03】土地修复产业的“博弈论”

【观察04】探索土壤修复盈利模式

【观察05】我国环境修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观察06】土壤修复市场处于起飞前夕

【观察07】危险的粮食和转型的农业

【观察08】生态经济来临

【观察09】修复行业外企超级并购

【观察10】土壤修复急唤顶层设计

【观察11】土壤污染治理打响第一枪

【观察12】完善农产品产地土壤质量标准

【观察13】城镇化与环保如何双赢

【观察14】外资修复企业加快在我国布局

【观察15】超级央企进入土壤修复

【观察16】治理土壤污染应该成为硬约束


周周向上每日分享,欢迎关注

a. 点击标题下方“周周向上→”关注;

b. 搜索公众账号“周周向上”关注;

c. 扫描页面下方的二维码关注;

d. 联系编者18049700567(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3-160791-1.html

标签:土壤改良 应该 成为 约束 污染 土壤 地球 观察 治理 修复

上一篇:【修复地球·动画03】土壤为什么会被污染?
下一篇:【修复地球·动画02】地球上有哪些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