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土壤安全:从地球关键带到生态系统服务
2016-02-16   来源:新农资360网   

导  读


土壤具有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价值。正是由于土壤的多重功能,传统的土壤资源概念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土壤的整体功能和价值,因此土壤安全的概念开始形成。


土壤安全是指土壤持续地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和淡水资源等生态系统服务,同时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状态。


因此,土壤安全的概念有效整合了土壤的多重功能,为在更高的层面来研究土壤、利用土壤和保护土壤提供了一个战略框架。


文/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李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甘霖(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傅伯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地理学报(2015年第12期)(www.geog.com.cn)


1 引言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自然资源。传统的土壤资源似乎只是与一个与农业或人类温饱相关的问题。事实上,土壤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和纤维,而且在确保环境安全和能源安全,记录地球与人类的演化历史,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土壤是保障地球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核心。


自农耕文明出现以来,人类对土壤的开发和使用已被视为理所当然。从早期的农业文明到现在的快速城市化,人类对土壤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强化并在全球扩散。


当前,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占地球上无冰土地的38%,其中分别约有12%和26%的无冰土地用于作物和草地。但是,全球范围内,由于人类过度或不恰当的利用已经导致大约33%的土壤处于退化状态。


为了提升全球对土壤资源的重视,2013年12月20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了12月5日为世界土壤日,并宣布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主题为“健康土壤带来健康生活”。联合国制定的2016-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土壤重要性。


为应对土壤退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协调世界各国土壤研究、保护和管理,FAO于2012年发起成立了“全球土壤伙伴计划”(Global Soil Partnership),旨在通过协调和汇聚土壤研究、土壤利用和土壤管理各利益相关方的力量,更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


土壤具有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价值。正是由于土壤的多重功能,传统的土壤资源概念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土壤的整体功能和价值,因此土壤安全的概念开始形成。


土壤安全是指土壤持续地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和淡水资源等生态系统服务,同时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状态。因此,土壤安全的概念有效整合了土壤的多重功能,为在更高的层面来研究土壤、利用土壤和保护土壤提供了一个战略框架(图1)。




2 地球关键带


传统上不同学科分门别类研究地球表层各组分,如生物学家研究植被,水文学家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质学家研究岩石和沉积物等。这些研究虽然有助于理解地球表层各组分的状态,但是无法在全局掌握地表系统的整体动态和行为。


因此,2001年地球科学家提出一个地球表层过程的系统科学框架,即地球关键带科学。


地球关键带(Earth's critical zone)是由地球表层各部分和相互作用过程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具体而言其是近地球表面、有渗透性、介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地带,垂直方向的范围从树的冠层往下直到地下水深层(图2)。


地球关键带控制着土壤的发育、水的质量和流动、化学与生物循环,其在调控自然生境的同时,还供应着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故这一地带对维持地表生命非常重要。


因而,美国国家委员(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确定地球关键带科学是21世纪亟需研究的重点科学领域,NRC认为通过对地球关键带的研究,将促进一系列社会、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解决。


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在2012年制定和发布了《美国地质调查局核心科学体系科学战略(2013-2023)》,也将地球关键带列为其核心科学体系的重要研究对象,该战略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地球科学研究的新思维,其提出了针对关键带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调查并最终建立关键带的模块式科学框架。



地球关键带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部分。其包括异质性的近地表环境,岩石、土壤、水、空气和生物在其中发生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在横向上,关键带覆盖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在纵向上,关键带自上边界植物冠层向下穿越了土壤层、非饱和包气带、饱和含水层,下边界通常为地下水深层。


关键带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反应器,其通过太阳光照获得能量,驱动植物光合作用,进而驱动地表的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其结构和功能不仅取决于生物的多样性,还直接与土壤、沉积物、风化层和地下水等非生物要素密切相关。因此,关键带科学涉及多种学科,包括水文学、地貌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土壤学和生态学等,并涵盖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活动。


关键带中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相互耦合使其成为有机联系和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按照其性质与作用,这些过程大致可分为三类:生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


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中维持生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其主要研究土壤—生物—大气中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养分循环、能量、微量气体产生、输送和转化、有机物及金属元素的分解、积累、传输等微观过程。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可被看作是生态过程的一部分。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生物过程与非生物过程联系在一起,通过流体、沉积和气体作用,使碳、氮等化学元素和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发生变化,重点研究各种化学物质的来源、存在数量和状态以及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生物有机体参与下发生的地球化学过程。


水文过程是通过水分运移转化使物质和能量在空间上重新分布的动态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相互耦合,推动了生态过程的持续进行,又共同决定了关键带的整体形态和功能。


这种多重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科学挑战,如何理解关键带动态组成之间的联系和连锁响应,这需要一个新的协同科学理论框架和观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学科。迫切需要包括地貌学家、地球化学家、水文学家、土壤科学家、生态学家和许多其他相关领域专家的协作研究来推动对关键带科学的理解和应用以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这也是国际地学界提出地球关键带概念的意义所在


自从地球关键带的科学概念提出之后,国际上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等国家发起并建立了60多个关键带观测站(Critical Zone Observatories, CZO),并且建立了具有全球环境变化梯度的国际关键带观测网络。


目前,人们对关键带的观测途径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微观尺度上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测量技术进行点上监测;另一类则是在宏观尺度上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大面积面上监测。而针对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尺度的观测技术还很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带观测站的建立,使我们从调查关键带入手,将系统内的各组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展研究,可以使我们预测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对关键带演化和功能的影响,特别是对水资源再生、土壤的发育、水的质量和流动、化学循环、能源和矿物资源等发生的影响。


如上所述,地球关键带是一个有生命的历史自然体,具有活跃的代谢过程,即能量流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能量流动驱动了物质(生源要素和人为活动带来的化学品等)与遗传信息在关键带各组分之间的转化与迁移,推动了关键带结构和功能的演化。关键带代谢的核心是生物与地表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生物与岩石风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到生物与景观地貌的修饰。


3 土壤与地球关键带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通过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等5个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历史自然体。


Matson于1938年首次概括了土壤圈的内涵,并指出土壤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科学家进一步丰富了土壤圈的内涵,认为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生物体的生物膜。


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最活跃的圈层,其是地圈系统中联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核心要素(图3)。


相对于地球表层系统其他圈层,土壤圈不像大气圈可以快速进行物理扩散,不像水圈可以迅速流动,不像生物圈由于可分为不同的个体而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也不像岩石圈一样基本不受人类和生物活动的破坏。土壤圈是一种独特的、相对稳定并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圈层。


因此,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原位历史自然体,土壤圈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反应和记录气候、生物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故通过对土壤变化的观测能够很好的对环境变化做出评估。


关键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圈及其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交汇区域(图2),而土壤是地球关键带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且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受到一系列广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揭示控制关键带界面物质循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解析关键带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过程耦合的机制,提出基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保障土壤和水资源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阐明关键带生态系统在不同时空间尺度的上演变过程与规律。


作为地球关键带动态的核心要素,土壤过程是控制关键带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与转化的重要节点。因此,土壤不仅起到生物质生产、营养物质和水的储存、过滤和转化,而且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地质历史与人文演化的记录等多重功能。因此,对土壤过程的认知是地球关键带研究的核心内容。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全球土壤和水资源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未来40年内,世界总人口预计会增加到97亿,同时全球经济总量翻两番。因此所需的食物和清洁水将分别增加一倍和50%。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全球农业用地预计需要增加3.2~8.5亿hm2,这将超过地球总环境容量的10%~45%。


同时,在当前形势下,人类对全球范围内的土壤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土壤流失的速率远大于土壤形成速率(100倍或更高)。因此,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如何更好的保护土壤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


国际上高度关注土壤资源安全利用和保护,2006年,针对土壤侵蚀、盐渍化、有机质减少和滑坡等土壤环境问题,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土壤保护主题战略,将传统的1~2 m深的土壤层扩展到地表至基岩之间的未固结土层进行调查和研究。


该战略界定了全球土壤胁迫以及土壤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并且规定了保护土壤功能为优先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土壤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的时空变异性以及定量化研究影响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环境变化和威胁土壤安全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驱动力。


2007年,中国将土壤保护战略作为重要环境要素战略之一。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启动了“欧洲流域土壤变化”项目(SoilTrEC),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地球关键带中的土壤进行长期观测。该项目强调土壤是地球关键带的核心,将土壤监测作为地球关键带长期观测的重点。


根据土壤形成的不同阶段,分别在欧盟4个典型地点建立了瑞典的Damma Glacier CZO(原始土壤形成阶段),奥地利的Fuchsenbigl CZO(土壤肥力发展阶段),捷克的Lysina CZO(森林土壤遭到酸雨破坏后人工恢复阶段)和希腊的Koiliaris 河流CZO(土壤受荒漠化威胁阶段),,研究关键带中土壤的形成演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


此外,欧盟的英国、法国和瑞典、美国以及中国也均建立了CZO来研究土地利用、酸雨、大气沉降、地形以及集约化农业生产对土壤过程的影响。


作为地球关键带的核心部分,土壤在地球关键带中的具有多重功能,主要包括养分循环、水分保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物质储存、过滤、缓冲和转化,以及物质供应保障。土壤安全与人类的安全、生存和发展也有密切联系。


此外,在解决全球现实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以及水循环调控等方面,土壤居于中心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种有效协调土壤各项功能的方法。


同时,全球土壤的退化速度惊人,从20世纪中叶以来有20亿hm2的土壤资源退化,并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增强。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以水、土资源为核心的政策,以防止土壤退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壤安全概念的提出能够有效整合土壤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是在全球土壤面临日益严重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概念,丰富了对土壤的系统认知。这与地球关键带的概念有类似之处,但是地球关键带的概念涵盖了土壤安全所包含的内容,并且关键带科学研究的内容更广泛和系统。


土壤安全包含了土壤的数量、质量和可利用性等方面的特点,基于这些概念能够更好地维持和管理土壤的状态,使其有效发挥功能和提供服务。但是土壤安全的内涵和研究内容更广泛,与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以下主要环境挑战密切相关:


① 食品安全。土壤主要通过提供生物质生产比如养分、物质和水分以及降低污染来影响食品安全;


② 水安全。土壤能够保持水分,并且在化合物的过滤和转化以及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故土壤安全对水分的安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③ 能源安全。土壤通过生产生物质能源作物而对能源安全产生影响;


④ 减缓气候变化。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汇,土壤通过影响碳固定而减缓气候变化,同时还影响作物产量和粮食安全;


⑤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方面,土壤是最大的基因库和物种栖息地,并且这些生物积极参与并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功能。其生物多样性对促进养分、水和能量分循环,改善土壤结构以及控制土传病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⑥ 输送生态系统服务。土壤在生产植物、输送养分、提供基因库、调控养分和水文循环、处置废弃物、提供建筑材料以及文化和美学需求等方面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土壤安全在解决这些环境挑战中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土壤安全既具有自然属性(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变化),又具有社会属性(经济、政策、法规)。


由于土壤安全的多重属性,因而需要一个多指标和多学科的方法来判定土壤的最佳状态和当前状态,以达到有效利用土壤资源的目的。


为此,Mcbratney等提出了评估土壤安全的5个方面指标:性能,状态,资本性,关联性以及政策法规。具体来讲,土壤性能是指其已经具有的功能和潜在功能,而土壤状态是指土壤现在的状况与参照体系相比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物理状态、化学状态和生物状态。


土壤的状态决定了土壤的最佳性能,同时土壤的性能也能够反映土壤的状态,而两者共同构成了土壤的生产力。


土壤资本性是指土壤所提供的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包括其自身的价值和潜在的生产力;


土壤的关联性是土壤安全社会属性方面的指标,其主要指负责管理土壤的人是否已经掌握正确的知识和资源来管理土壤以达到其最佳性能,关联性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土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安全的以上4个指标最终都要通过政策和法规来进行约束和规范,以保障土壤安全和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评估土壤安全这5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了土壤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理论框架。故土壤安全的概念具有多维性,并且涵盖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等学科,比“土壤质量”、“土壤健康”和“土壤保护”的概念更宽广、更综合,因而土壤安全提供了一种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理论框架,将土壤放在这种理论框架的核心位置能够更好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地球关键带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壤和地球关键带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面正是发挥土壤功能的区域,如母质风化提供土壤形成骨架,并向植物提供养分;植物生长和有机质积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CO2转化为土壤碳汇;土壤—水相互作用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质量并很大程度上发挥过滤功能提供清洁水源;土壤形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促进碳氮磷等营养元素储存。


所以,土壤安全与地球关键带又有密切联系。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关键带范畴内理解和认识土壤中物质的量和通量平衡以及其组分和功能,以应对当前所面对的6种环境问题。由于土壤在关键带中居于中心地位,与其他组分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故关键带科学所提供的整体性框架能够定量化描述土壤过程以及阐明环境变化如何影响土壤过程,而这样的理论框架符合土壤安全的综合考虑。


4 地球关键带中土壤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及其过程是维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提供多种产品的基础。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主要有两大方面,即生态系统提供的人类生活必须的生态产品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生态功能。


20世纪70年代,Westman首次使用“自然的服务(nature's services)”的概念,并尝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人类服务价值进行评估。Ehrlich等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并考察了物种灭绝和人工替代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


1997年Daily研究小组通过对以往的生态系统服务整理和总结出版了《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一书,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详细介绍。


Costanza等[43]在Nature发文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并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使得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的评估研究成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2000年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宣布启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EA),这是人类首次对生态系统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重点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评估。


结果发现全球生态系统有60%的功能项正在退化,而且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区域的生态安全,这种评估为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系统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奠定了科学基础。


2004年,美国生态学会提出的“21世纪美国生态学会行动计划”中,将生态系统服务科学作为生态学应对拥挤地球的首个生态学重点问题。2006年,英国生态学会也在提出的100个与政策制订相关的生态学问题中将生态系统服务列为第一个主题。


这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有4种:


① 物质供给服务。生态系统的物质或能量输出,包括食物、水和其他资源;


② 调控服务。包括影响水质量过程,调控洪水和疾病;


③ 生境服务。植物或动物个体生存所需的条件,包括遗传多样性的维持;


④ 文化服务。娱乐、教育和美学方面的服务。


土壤生态系统服务是指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文化与追求的基本必需品,包括支持、供给、调节和文化服务。Daily等首次提出了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并将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主要总结为:


① 缓冲和调节水文循环;② 植物的物理支持;③ 植物养分的供应和保持;④ 废弃物和有机残体的处理;⑤ 土壤肥力的恢复;⑥ 调控主要的养分循环。很多研究人员对土壤生态系服务的内涵进行了扩展。


这些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也可以分为生境服务、调控服务、物质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4种类型和相应的服务内容(表1)。


早在2006年,欧盟就将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列为优先研究领域。最近,欧盟资助的很多项目都将土壤生态系统服务涵盖进来,比如SoilTrEC项目,SOIL SERVICE项目以及EcoFINDERS项目(欧洲土壤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指标)。在更广义范围内,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框架结构还在讨论和精简中。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比如Daily将生态系统的状态和过程以及生命支持功能都包含在生态系统服务内;Costanza等则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功能所产生可被人类利用的产品和服务;MEA则认为服务就是福利。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也面临相同的挑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



土壤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视角是将土壤视为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是指能从中输出有利于生计的资源流和服务的自然资源存量,而生态系统服务则是由自然资本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构成。


Palm等首次将土壤视为自然资本;Robinson等基于物质、能量和结构对土壤自然资本进行了类型学分析;Dominati等将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框架整合在一起来定量化评估自然资本和土壤生态系统服务,这种框架能够很好地展示如何利用土壤特性来表征土壤自然资本以及如何将土壤生态系统服务跟土壤性质建立联系。


2015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FAO)修订了《世界土壤宪章》,其所列的13项原则依然有效,但是根据这30多年来积累的科学知识给予更新和修订,主要包括:土壤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城市扩展对土壤可供给量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宪章》重点就土壤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阐述,认为只有这些服务得到维持或增强,才能使得提供这些服务的土壤功能或生物多样性不造成重大损害。


同时认为土壤管理是实现土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土壤科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防止土壤退化,土壤退化必然减少或消除土壤功能及其为人类福利所必需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支持的能力。


而目前生态系统研究中,自然资本的功能被忽视,以往的重点都在生态系统服务的获得,而对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资本的存量重视不够。


所以,建立土壤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需要将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有效的整合起来,并定量研究土壤资源、储量、通量以及转化过程和评估土壤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以便提出有效的土壤管理策略并开发出相应的决策工具,最终来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安全的理论框架中已经包含了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其中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与其他5种环境挑战也密切相关。土壤在地球关键带中居于核心地位,故土壤安全对于关键带各要素的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水来说,土壤对水的储存、过滤和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土壤会对湖泊、河流、浅海以及湿地等与水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产生重要影响。


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提供食品、水、能源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服务,此外土壤还是地球上最大的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巨大,一般来说,1 g土壤中含有10亿个细菌和2亿个真菌菌丝。


生物多样性被视为是自然资本的一种,同时土壤的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功能以及维持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一种根本的作用,因此,为保障这些功能而需要维持土壤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土壤生物多样性研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比如英国的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NERC)启动的“土壤生物多样性研究计划”(http://soilbio.nerc.ac.uk/),欧盟的 EcoFINDERS 的项目[58],FAO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Soil Biodiversity Initiative)(http://www.globalsoilbiodiversity.org/)以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


同时,生物多样性对生态服务影响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但是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统一的共识。所以今后土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服务的影响研究也需要长期的研究与观测,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5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壤安全研究的未来需求


(1)在地球关键带科学思想的框架下,,发展以“土壤安全”为导向的土壤利用和保护策略,研究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生态过程与服务的关系,研究土壤生态服务的权衡,保证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是土壤安全在区域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土壤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目前随着基因组学等生物学和大数据科学的快速发展,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迎来发展的最佳时期。未来着重研究土壤生物的组成及其时空分异规律、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及其调控、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


(3)建立基于“土壤安全”的土壤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框架,发展相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开展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和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4)制定和完善土壤保护和利用的系统性政策法规,构建中国土壤保护体系,建立土壤的生态补偿制度和加强土壤管理机制,为维持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体制性保障。


参考文献略,具体可阅读原文查看


相关阅读:

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批准新的《世界土壤宪章》

健康的土壤该是什么样子

自然界中没有任何地方蕴含着像土壤群落中那样多的物种,关于土壤与生物多样性的几个事实


近期文章推荐,请点击标题阅读:

永续的未来:墨西哥农民如何应对粮食危机

土壤观察2015年推荐文章


“土壤观察”微信群开通,欢迎各位师友入群交流,请加"dwm1982"个人微信或扫描二维码邀请加入




我们是“土壤观察”(turangguancha)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2-184332-1.html

标签:土壤观察 生态 系统 服务 关键 安全 地球 土壤

上一篇:权衡食物中的营养获益与污染风险
下一篇:【政策】农业部发布《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明确休耕轮作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