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日本金牌大米是怎样炼成的
2015-02-03   来源:新农资360网   


终于等到了来自新泻农户川濑和博的邮件,告知今夏虽然酷热缺雨,由于灌溉及时,管理细致,稻田长势良好,可以期待好收成。


川濑的报告让我听到了蛙鸣,闻到了稻香,我知道今年又有好米可吃了。


川濑和博是新泻县五泉市牧的“越光米”种植专业户,家有十多公顷稻田,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一年食用大米的供应者。


新泻县——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是日本著名的“越光米”产地。“越光”意为“越州之光”, 源于原产地新泻县和福井县的古地名“越国”。“越光米”一年一收,色泽白亮,颗粒晶莹,口味香甜,有“白雪米”之称,一直是日本料亭、高级日本料理用米


日本很多餐馆常以“本店使用新泻‘越光米’”为招牌,吸引顾客。据说在北京上海的大商店里,“越光米”曾标价到一公斤90元人民币。


“越光米”号称日本最贵的金牌大米,同时也是日本大米的主力品牌,占日本全国大米种植的30%左右,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具备最佳种植条件。日本人都知道,最好的“越光米”产自日本海一侧的新泻县。


新泻县位于日本最长河流信浓川入海口,土壤为弱酸性,河水为高清度雪融水,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我国丹东东港地区与新泻县处同一纬度,加之有鸭绿江水灌溉,因此丹东种植的“越光米”据说很接近新泻原产。


去年,我们同朋友从东京驾车300多公里去新泻的川濑家考察他的“越光米”种植地。来到川濑家稻田边上,女儿突然叫起来:“看呀,小鱼!还有这么多青蛙!”顺着指示,果然看到稻田边的水渠里有很多小鱼在游动,还有一只只鼓着眼睛的青蛙。川濑说,因为不撒农药,施有机肥,所以稻田里的小生物很多。


我俯身察看眼前的稻苗,想看出这日本最好的大米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结果枉然。对于外行的我来说天下的稻苗都貌似一样。果然是内行看门道,川濑拔出一棵稻苗,用手掰开,露出嫩嫩的花蕊:“你们看,长得多好,今年的稻子可以期待。”大家听后很兴奋:“这么讲,秋天我们可以吃到好大米喽。”


此时,我们看到远处一架微型直升飞机在稻田上空飞翔,稻田中央站着一个人,川濑说,那人是在遥控直升飞机撒农药,这个季节病虫害多,不治的话,稻田很快就出问题,当然喷洒的农药是严格按政府规定操作的。


在川濑家,我们看到一张过期的遥控直升飞机驾驶执照,他说:“我本来也有喷洒农药直升机的驾照,可我心里一直对农药有抵抗感,所以就让驾照过期了,没有更新,反正再也用不到它了。”


川濑带我们到他的农机仓库,边给我们看施用的有机肥料边讲解说,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强壮稻苗,增强抗病能力。当然这样做费人工,成本也高。不过要想生产安全的好大米,达到特别栽培米的标准,就不能怕麻烦。


当晚,我们吃到了川濑的“越光米”,那是一盘简单的白米饭团。朋友说,最能吃出“越光米”口味的就是做成饭团,什么佐料都不用。那饭团有拳头大小,粒米晶莹闪着宝石般温润的光泽,嚼在嘴里,米香浓郁,口感甜润。后来我们又在川濑家吃到他母亲做的栗子饭,老太太也是说先单独吃饭,好尝米饭的本味。来日多年,大米没少吃,说实话,这是最好吃的大米。


几次接触后,川濑追求自然安全的农业种植理念让我们深感共鸣,我们决定以后就直接从他那里购买大米了。为最大限地保持米的营养和风味,我们购买的是糙米,每次做饭之前,用家用精米机现磨现吃。


迄今为止,一直吃的都是从超市买的“越光米”,吃了川濑的“越光米”,且是现吃现磨的,才晓得原来“越光米”还可以更香甜,更糯软,更有弹性。


 我们与川濑的这种面对面的农产品产消模式,近年在日本开始流行。消费者通过考察,确认对农户及其农产品的信任后,不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直接从农户手中购买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消费者可以获得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农户通过与消费者的交流和反馈,除了农产品变现获得收益,还将体会到自己的农业理念得到尊重与认同的满足感,而这种精神的满足感又将转化为他进一步追求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动力。


由此想到,如果这种良性循环模式在我国也能得到推广,那么一直困扰人们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或许能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文章来源:新华网日本频道


近期文章推荐:

回复0130可读:再谈土壤环境质量新标准:答中国环境修复网评论

回复0129可读:为什么“癌症村”难以从科学角度认定

回复0128可读:土壤标准九年迂回,新标能交出满意答卷吗

回复0124可读: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之我见

回复0123可读:真相:土豆变粮出笼记——“马铃薯主粮化”出台的台前幕后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2-162321-1.html

标签:土壤观察 怎样 大米 金牌 日本

上一篇:农业部官员谈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污染状况不断加剧,慎言“产业化”
下一篇:土耳其:第一个在线土壤信息系统将向农民和政策制定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