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用地膜的应用与污染防治连载(十)
2014-04-19   来源:新农资360网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农资之友”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解决残留地膜污染难在哪?

春回大地,又到播种季节,可是对于许多地方的农民而言,首要的农活不是播种,而是捡拾、清除地里支离破碎的残留地膜。

  “不清理土壤里的残留地膜,农民播撒的种子可能被残膜裹住,或者是残膜阻隔土壤中的水分,而使种子烂掉,造成农作物缺苗、减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残留地膜在土壤中的危害日益突出,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应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残留地膜污染现状令人堪忧

  30多年前,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开始应用。由于它对农业的贡献巨大,发展很快,应用区域和范围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农用地膜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残留地膜污染开始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注意。


  由于地膜残留污染是一种新型的污染,在地膜覆盖技术应用的初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地膜覆盖技术的增温保墒和增产效果,对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关注很少,许多人以为地里的残留地膜用耙子搂一搂、用手捡一捡,或者翻到地里,就处理好了,哪会造成污染?甚至在目前,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可是,农业部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全国17个省市的调查表明,所有地膜覆盖过的农田土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污染。

  “地膜污染程度与使用强度和使用时间有关,使用量大或者使用时间长,都会使污染程度加重。”严昌荣介绍说。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近年来,地膜应用量基本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年覆盖面积超过两亿亩,如果按照每年地膜残留量占使用量20%~30%计算,意味着每年农田中要新增20万~30万吨残膜。

  令人忧心的是,“农用地膜使用量及覆盖面积一直呈现大幅度上升态势,并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地膜用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加。”严昌荣指出,持续增加的地膜用量和相对滞后的残膜污染防治,将使我国农田残膜污染严重。

  仅以现在的态势发展来看,未来我国每年地膜使用量很可能突破200万吨。

  就眼前而言,残留地膜危害已初见端倪。从全国范围看,受地膜使用量、种植方式、回收情况等因素影响,北方地区地膜残留量问题相对严重些,尤其是新疆、甘肃和陕西等地。而这些地区中,新疆棉田残留地膜污染则最为严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何文清博士去年4月初带外国专家到新疆进行农业调研。外国专家在车上看着地里白花花的残留地膜,还以为是什么作物呢,吃惊地问,种的是什么?

  严昌荣等在2008年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棉田耕层中地膜残留量平均为265.3公斤/公顷,并且随着覆膜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在新疆地区连续覆膜10年、15年和20年的棉田,地膜残留量分别为262公斤/公顷、350公斤/公顷、430公斤/公顷,最严重污染田块农用地膜残留量高达597公斤/公顷。

“新疆棉区的农民现在已经不得不进行手工和机械清理,大量的残留地膜已影响到棉花种植和生长,残留地膜污染造成棉花缺苗,进而导致减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严昌荣说。

  据测定,残膜污染严重的土壤会使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左右,棉花产量则下降10%~23%。由此看来,农用地膜残留污染问题若不及时有效防治,特别对北方地区大规模使用地膜的农业生产基地而言,会产生极大危害,不仅严重污染土壤,而且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残留地膜回收利用有几难?

  面对日益加剧的残留地膜污染危害,不使用地膜,残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何文清听到这样的疑问反问记者:“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不用啊?当前,我们只是没有管理好地膜残留问题,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技术。”

  不能因噎废食,那么清除地里的残留地膜就尤为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地膜残留回收利用却存在诸多问题。

  “首要问题就是残留地膜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很低,农民和企业都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严昌荣说。

  我国残留地膜回收利用因收膜机械较少,价格贵,作业贵,导致机械化率很低。而人工收膜劳动强度大,一天仅可以捡拾1~3亩地的残留地膜,1亩地残留地膜有2~3公斤,2010年残留地膜回收价格为0.4元/公斤,2012年涨到1.2元/公斤,再加上回收渠道不畅,回收网点很少,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对残留地膜进行回收利用。

  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企业,也因回收网点很少,原料不足,缺少兴办的积极性。“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回收利用企业基本上是赔钱的,根本撑不下去。”严昌荣说。

  严昌荣在各地调研时还发现,现有的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耗水耗电严重、环保设施不配套、二次污染、可持续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带来更严重的一些问题。”

  另外,地膜产品质量不过关,也直接影响残留地膜回收利用。

  根据国家标准,地膜厚度最小规格为0.008毫米,但为了减少生产投入,农民更偏爱薄型地膜,1公顷地的地膜用量如果用厚度0.008毫米的地膜,需要47.5~60公斤,但如果用了0.005毫米厚的地膜,仅仅需要30~37.5公斤,能够减少近一半的成本投入。

  为此,我国目前市场上许多地膜产品都是不达标产品,大量低于0.008毫米的超薄型地膜很受农民欢迎,甚至还有0.005毫米以下的,但这种地膜由于强度不够,在使用一季之后,甚至不到一季就会破裂成碎片,回收十分困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0-155430-1.html

标签:防治 连载 污染 应用 地膜

上一篇:作物叶面施肥技术及应用连载(二十二)
下一篇:高效节水根灌栽培新技术连载(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