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庄稼要好,施肥要巧。通过施用化肥,为作物和土壤提供养分,提高农业生产力,满足人类营养和健康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翻了两翻,化肥的贡献功不可没。
我们要遵循“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只有“有机搭配无机”,才能实现农业的长治久安。
现阶段,国家农业部门和各级技术人员都在喊提高有机质,但到施肥时,有些人总想把钱花在复合肥上,好象氮磷钾能看得见,钱花得值。
张卫峰建议,应该改变对有机肥一刀切的管理局面,而根据不同有机肥的性质和效应实行分类管理,引导企业创制不同功能的有机肥,这是保障有机肥支撑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举措。
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但同时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肥越用越多,地越种越馋,这是我国粮食“十一连增”背后的尴尬现实。
关于种地而言,最基本的就是要施肥。而很多人的疑问就是施肥后多久才能被作物吸收,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能达到施肥的效果。
旱地与水田相反,旱地施肥不但不会造成养分的淋失,还能使养分在土壤中逐步积累,和容易造成盐分浓度过高,因此旱地切忌在靠近植株根部位置施肥。
土壤酸化原因:降水或浇水量大而且集中;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目前多数化肥属酸性肥料。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征、肥料的理化性质以及当地的土壤、气候、栽培技术等条件与合理化施肥的关系非常密切。
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我们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根据测土情况,提出施肥建议,向农户发放施肥建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