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和稻茬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3-06-04   来源:农业部办公厅   

  二、播种

  根据农业部门的推荐,以及实际的茬口情况、品种特性、气候类型、土壤墒情等确定不同生态区具体播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与土壤墒情下,力争适期播种。

  根据不同品种特性、播期和地力水平,确定播种量,严格控制基本苗。稻茬小麦适期播种条件下,每亩播量10~13kg,基本苗以15~20万株为宜。早播、土壤肥力相对较好的田块播量适当减少,肥力相对较差的田块适当增加。此外,迟于当地适播期,每推迟一天播种,播量应增加0.5kg/亩,但最大基本苗以不超过所选用品种适宜亩穗数的80%为宜。

  坚持机械化匀播作业。耕整地质量高、墒情适宜、肥力较好的高产田,提倡机械扩行条播。茬口紧张的粳稻茬小麦需抢茬播种,应选择旋耕播种一体机,完成“旋耕-播种-盖籽-镇压”一次性作业。土壤比较粘湿的田块,可用小麦摆播机进行机械撒播,改条播为机械均匀摆播,先播种后浅旋灭茬盖籽。播种后用圆盘开沟机及时开沟,以利迅速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土壤含水量。同时将切碎的沟土抛撒到两侧,均匀地覆盖到已播的地表。开沟深度25~35cm,沟距3~4米,左右两侧抛土幅度各2米左右。

  三、田间管理

  (一)合理施肥。根据不同品种产量水平、品质类型、需肥特性和土壤类型,确定总施肥量,提倡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深施。施肥量、肥料施用时间及比例见下表。

化肥施用参照表
计量单位:kg/亩

目标产量

N

P2O5

K2O

肥料施用时间及比例

450550
中强筋

1517

79

810

底肥用量:氮55%65%、磷50%、钾50%70%,其它为追肥。拔节追肥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前后施用,施氮量占20%25%,配合适量磷钾肥,以复合肥(氮、磷、钾均为15%2025kg/亩、补加尿素58kg/亩为宜;孕穗肥在旗叶露尖至破口期、叶龄余数为0.5前后施用,施氮量占15%20%,即尿素58kg/亩。
弱筋小麦则应降低氮肥追施比例,以底肥:拔节肥比7:3,或底肥:拔节肥:孕穗肥比7:1:2较为适宜,且追肥时期不宜过迟。

400450
弱筋小麦

1315

58

810

350400

1113

58

79

<350

1012

58

69

  (二)病虫草害及倒伏防治。稻茬小麦草害采用播种后出苗前“封闭化除”;在越冬前气温较高或返青后气温回暖、日均温达到 5~8℃时,对需要防治的麦田,再根据草相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及时化除。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103019-1.html

标签:农机 生产技术 指导意见 通知 冬小麦 地区 关于印发 黄淮海 农业部

上一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下一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促进发展养蜂业机械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