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青海如何破解饲草料产业发展难题
2013-06-0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郜晋亮)   

  要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饲草料产业发展之题不得不解

  西繁东育,牧减农增,农草牧用

  “去年,基地刚投入运营,就开始向附近的村子收购青玉米秸秆。老百姓积极性很高,来送秸秆的农用车排了有两里地。一些牧区的养殖场,直接就把粉碎的秸秆抢着拉走了。那个场面很壮观。”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民和县绿宝饲草料配送基地的负责人夏龙还意犹未尽。

  2012年初,民和县通过项目扶持和企业自筹,花大力气建立了绿宝、恒丰2个饲草加工配送基地。为何要建饲草配送基地?民和县畜牧业局局长陈有文有自己的说法:“这是一个大机遇。国家实施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青海有相当大面积的草原要禁牧。以后牛羊吃什么?我们民和有的是秸秆。省委省政府还提出要‘西繁东育’,就是把牧区减下来的牛犊羊羔转移到东部农业区进行育肥,这不正是我们民和发展养殖的好机会吗?”

  按照青海省“十二五”草业和畜牧业发展规划、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要求,将有2.45亿亩草原实行禁牧封育,2.29亿亩草原实行草畜平衡,将减畜570万羊单位。

  禁牧、减畜,牧民的收入必然会受到影响,这直接关乎到牧区的社会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青海省创造性地提出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可是如何才能实现呢?

  “不禁养”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原有的草场放牧地建设畜暖棚,进行舍饲或半舍饲养殖;二是实施西繁东育,鼓励牧民加大羔羊出栏力度,转移到东部农业区进行育肥。

  “这样一来,确实可以保障禁牧、减畜后,牧民的收入不会降低,但随之而来的便是饲草料的问题。据我们测算,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后,全省年饲草缺口将达到716万吨。”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

  鼓励饲草料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饲草料这个基础产业夯实,利用好东部农业区的天然优势,让农草牧用。

  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积极采取有偿转让租赁和土地流转方式积极开展草饲规模种植和牧草良种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弃耕地、轮歇地、退耕还草地扩大饲草种植规模;调整粮食低产田和灾害频发地区的耕地,大力种植饲草;大力发展水利灌溉饲草种植,建立优质高产饲草基地和牧草良种基地。

  政策的最大作用就是要让产业体系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活起来。

  到“十二五”末,青海省饲草种植面积将达到650万亩,年生产青干饲草400万吨以上;扶持、培育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13家,饲草料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综合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达到100万吨以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68-1.html

标签:农机 产业发展 难题 饲草料 破解 如何 青海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浅谈
下一篇:农业现代化亟须智慧型农民和农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