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数量与质量并重 规范与创新并举
2015-12-01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   

  山东省全泉农机合作社:勇当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排头兵

  全泉农机合作社于2013年6月13日注册成立。近年来,在各级农机部门的关怀支持下,该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农业装备资源优势,大力推行“耕、种、收、管、存”一条龙服务,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县农机局的指导下,合作社组织社员们进行了民主讨论,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制定和完善了《农机合作社章程》、《董事会职责》、《监事会职责》、《财务制度》、《机车保养维修制度》、《安全生产制度》、《作业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了农机台账、农资销售台账、粮食购销台账,严格按会计制度实施利润分配。目前合作社组织机构健全,行政、业务、财务、后勤保障组织齐全。

  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土地向种田大户、合作社集中流转成为必然趋势。中央多次提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社及时审时度势,依托自身农业机械资源和技术人才优势,在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全程机械化方面做文章、搞服务、要效益。一方面,适应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的需求,积极开展土地统一规划、土地整理、耕、种、管、收、烘干、储、运,统一管理的全方位托管服务;另一方面,搞好土地托管,从300余户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360亩,建成了全市第一家农机合作社农场,通过大型机械化作业,原来有几百上千人的作业现场现在只需4.5个人就能完成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入,年纯收入可达97万元。

  为加强粮食生产方面的农机农艺融合,合作社还与福田雷沃重工进行“企社合作”,共同打造了“一田三中心”:“一田”就是把示范农场建成其新产品试验田,“三中心”是客户需求转化中心、产品质量反馈中心和研究创新中心。按照合作协议,福田雷沃重工在农场试验的新农机,合作社可以免费使用,另外,合作社从福田雷沃重工购机可享受10%左右的优惠;与山东省农机院签订为期5年的黄淮海地区玉米、小麦一年两季轮作区新机械、新农艺实验推广基地的协议,成为省级示范基地;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对免耕保护性耕作与隔年深松相结合项目,从意大利进口马斯奇奥旋耕机、深松机、高地隙打药机。

  下一步,合作社计划用2—3年的时间,以孙镇镇孙镇村为中心,再流转土地2500亩以上,土地经营规模达到5000亩,建设企业化管理的农机合作社,实现年经济效益500多万元以上。

  吉林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依托土地托管 实现规模经营

  2013年,吉林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几家兄弟社成立了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该合作社之所以能健康发展,其精髓是土地托管形式下的土地集约化经营,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五个明确、一个带动”。

  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联合社成立之初,按平等互利的社员平权原则,依据《农业专业合作社法》,通过成员代表大会选举出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理事会下设有托管中心、信息培训技术推广部、农机组等8个部门。同时,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以上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每半年财务公开一次,接受成员的监督。

  合法流转,明确托管内容。所谓土地托管,就是农民把土地托付给合作社管理。在镇政府、法律事务所和工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联合社与社员的土地签订收益保障托管合同,做到土地的合法流转。

  集约生产,明确耕种方式。联合社对托管的土地实行全程机械化种植,集约化生产。在经营管理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进行测土选肥,因地选种,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农机新技术,实现高产增收。

  立足合作共赢,明确分红标准。联合社本着让利于民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完整可操作的联合社利益分配机制,全年产前、产中和产后不用托管社员拿一分钱,种子、化肥、农药和机械投入及从播种到秋收作业,乃至储存销售等一切费用,都由联合社垫付。社员年终按照合同约定基准和所托管土地面积领取收益。联合社在年终决算后,将所托管土地面积纯收入的40%作为分红资金,按照托管面积再次进行分红,且年度内社员有资金需求,可随时向联合社借支一定额度资金。

  规避风险,明确目标。在生产过程中,联合社对托管土地进行农业保险,选择正规的企业购置种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并在工商部门监督下留样封存备查,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同时,联合社不承担因自然灾害对土地所造成的损失,且不进行承包和租赁经营土地,在完成托管土地作业后对外进行代耕作业。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联合社大力兴办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完善服务功能。去年,联合社发起兴办的榆树市小乡现代农民职业培训学校在榆树市土桥镇小乡屯正式挂牌成立,开设食用菌栽培、农机操作与维修等近20个专业,年培训各类农业实用型人才近千人。

  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实践,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让农户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拓宽了增收渠道,破解了农业内部增收空间狭小和农民增收乏力的难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82534-1.html

标签:农机 创新 规范 质量 数量

上一篇:加快售粮进度 锁定种粮收益
下一篇:山东玉米种植大户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