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重庆交大易志坚:发现"力学密码" 治理土壤沙化
2016-10-14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交大易志坚:发现"力学密码" 治理土壤沙化

易志坚的研究团队在内蒙古的实验基地。(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易志坚,男,1963年生,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副校长职务。长期从事力学、道路、桥梁、材料等领域科研,在弹塑性断裂力学线场分析方法、应力强度因子裂纹线方法、钢筋混凝土裂纹控制与新结构等研究中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发表论文80多篇,被SCI、EI收录40多篇次,出版专著和规范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近年来,土地沙漠化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根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另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

目前,传统方法对于沙害治理收效不大。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力学教授易志坚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利用土壤颗粒间存在一种特定的力学约束,尝试进行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让沙子获得土壤性质。该项研究在内蒙古实地试验并取得成功,其成果也以英文分别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发表。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易志坚教授,让他带我们一起了解“点沙成土”的神奇过程。

找到“点沙成土”力学密码

重庆日报:据我们了解,您的科研团队成员主要从事的是在断裂力学、材料学以及道路、桥梁方面的研究,与沙漠治理看起来相去甚远,是什么让你将力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治理沙害当中?

易志坚:我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土壤是一种很神奇的材料。它在含水时处于流变状态(可揉捏成不同形状),而干燥的时候处于固体状态(形状难以改变)。通常固体损坏之后难以修复,但土壤可以从固体状态转换到流变状态,这就赋予了它自修复能力。

同时,土壤还有一种自调节属性,通过改变内部颗粒排列顺序进行自我形态的调节,从而让植物得以进入自身并不断生长。正是土壤的自修复和自调节特性,给予了它生生不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土壤的力学特性赋予了土壤独特的生态-力学属性。

而这种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生态若遭到破坏,往往就出现两个极端的退化形式,一种是土壤板结,另一种就是土壤沙化。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正常土壤无论是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土壤颗粒之间都存在约束,能够成形、成团,原因在于正常土壤中任何两个颗粒从任何方向都能够结合,我们称之为万象结合约束(简称ODI约束),也就是这种约束是保证土壤自修复和自调节的条件。而土壤沙化,根本原因就是失去了ODI约束,处于一种离散状态,丧失了自修复和自调节的能力,若要将沙子变成土壤,就需要重新赋予它ODI约束,我们的研究从原理上讲就是实现这个过程。

重庆日报:“点沙成土”听起来十分美好,但利用改变其物理特性创造出来的“土壤”与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土壤是否会有所区别,能否真正具备土壤的特性,比如适合耕种?

易志坚:赋予沙子ODI约束,沙子就具有了土壤的力学特性和生态属性,这一过程并不复杂。2009年我的团队提出了沙变土的原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实验,已经能成功地改变土壤力学特性和生态属性,实现“沙变土”。

通过给沙子颗粒之间加入植物粘合剂,课题组在房前开展了3年的种植实验,2013年,又开辟了两块试验地进行实验。通过长时间的植物种植实验和技术改进,目前已经能够一次性“沙变土”,并让其长久地保持土壤的生态-力学特性。同时,这些土壤能够相当好地培育出植物,并形成和自然界十分接近的生态环境。这项技术现已获得了15项发明专利授权。

在内蒙古的实验取得成功

重庆日报:土地沙漠化已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其引发的沙尘暴让我国多个城市深受其害。虽然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沙害,包括建设防风固沙林带、人工降雨等多种措施,但目前看来还未有实质性的成效。据了解,你带领的科研团队已在沙漠地区进行了实地实验,实际效果如何?

易志坚:因为沙漠的沙子、沙丘是可移动的,所以治理沙害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流沙固定,防止其移动。据我们了解,目前传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工程方法,最为著名和常用的是“草方格沙障”,也就是用正方形的麦草墙来固定沙土,通常在沙漠公路两旁使用较多,但缺点是在风沙过大的地方收效甚微;第二种是化学方法,即通过在沙表面喷洒固沙剂,将沙体表面固化来防止沙子流动;第三种则是大家熟知的植物方法,例如种植沙生植物,并采用滴灌技术保持土地水分,这对沙化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沙体中植物难以生长,其成本极高,难以大规模推广。

总的来说,现有的技术大多从外在条件上对沙害进行干预,而我们则采用了和传统方法不同的思路,从内在改变沙漠的特性以让其获得土壤的性质。这样做不仅能固定沙土,有效地抑制沙害,还能在土壤上种植植物,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几个月前,我们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进行了面积为25亩的种植实验。试验地选择了风沙较大、气候比较极端的区域,目前效果非常好,已成功培育了70多种植物,且植物生长情况良好,长势甚至超过了沙漠周边区域的自然植物。同时,试验地所在区域已逐渐形成了有植物、昆虫、动物在内的小型生态圈。

每亩整治成本不足3000元,有望大规模推广

重庆日报:治理沙害,除了技术本身,整治成本的高低往往成为决定其能否推广的关键因素。“沙变土”技术实现成本如何?是否具备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易志坚:我们的科研团队提出了沙漠土壤化的命题,并通过实践得到了验证。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该项技术来治理沙漠,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论证。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国内外有类似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可以为沙漠化治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该研究方向也为其他土壤退化形式(如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从成本上说,“沙变土”技术实现成本并不高。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实现大规模施工,用类似“旋耕机”的设备进行机械操作。1亩地的改造材料和旋耕施工成本(不包括种植植物的肥料以及改造地形的费用),大约在1500元到2700元之间,这样的成本并不算高。

另外,实现该技术需要一定的水源支持,所以在经济条件和水源条件充足的地带进行推广是必要条件。沙漠水资源大致有几个来源,一是河流,在我国,黄河流经的沙漠地区具备治理所需水源条件。同时,沙漠有大量地下水,例如在乌兰布和沙漠中,地下水储量足有57亿立方米之多,同样可以作为沙漠治理的水源。此外,沙漠中还存在大量的沙漠湖泊,也可以作为治理所需水源。

在内蒙古的实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极大支持,这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当地人对于改变沙漠状况的迫切需求。我认为,有政府以及社会的支持,通过治理沙害,逐渐“要回”近几十年来沙漠化的土壤,这是完全可能的。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195510-1.html

标签:土壤 治理 沙化

上一篇:土壤“疗伤”还需加强修复技术创新
下一篇:“退二进三”10万工业场地有多少未调查修复便已开发?